继去年底石油工程板块重组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集团”)新一轮专业化资产重组又有下文。
1月8日,新华海外财经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话称,去年9月挂牌的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炼化工程”)已向港交所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筹资规模为15亿美元。负责为中石化炼化工程安排IPO交易的券商有中信证券、摩根大通和瑞银。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2012年12月28日,中石化集团旗下另一全资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石油工程)在京揭牌。当时,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说,石油工程板块的专业化重组,是中石化集团自本世纪初股份公司在海内外上市以来涉及面最大的一次改革重组。外界普遍预期,未来中石化集团将形成中国石化(600028.SZ,00386.HK)、中石化炼化工程和石油工程三大上市平台。
中石化内部人士称,就上市而言,当前的重点是炼化工程,石油工程板块的上市时间要更晚,预计在“十二五”(2011-2015)后期。因为石油工程板块资产相比炼化工程规模更庞大、结构更复杂,整合难度也更大。
拟二季度上市
新华海外财经昨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中石化炼化工程计划今年第二季度进行IPO。目前该公司正在推进承揽更多海外工程建筑项目的计划。
中石化炼化工程于去年9月3日挂牌,注册资本为31亿元;中石化集团和中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98%和2%。
中石化炼化工程是中石化集团炼化工程板块的惟一运营主体,业务主要包括: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项目管理、EPC总承包、施工总承包、投料试车等;业务覆盖炼油、石油化工、煤化工和储运等多个领域。
傅成玉去年曾透露,炼化工程板块重组改制,从启动到挂牌仅用了半年多时间。
“炼化工程整合相对简单一些,总共就那么几家工程公司,原本就比较独立,整合后上市也更成熟一些。”中石化一位知情人士称,“石油工程打包上市就没这么容易了。这部分资产摊子大,业务多,原来隶属于各个油田,要独立出来,再整合,会牵扯很多。去年12月底石油工程挂牌成立,就是把这些资产划出来,最终应该全部由新公司管理,目前还处于过渡阶段,油田还有一些代管的部分。”
据中国石化报报道,石油工程重组前后历时一年多时间。按重组方案,中石化集团将石油工程业务从油田企业整体剥离,与石油工程管理部及石油工程研究院、物探技术研究院和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等单位实施专业化整合重组,组建石油工程。
石油工程共辖8个地区石油工程公司和地球物理勘探、地面工程建设、石油机械等3个石油工程专业化公司,以及钻井、测录井、特种作业、海洋等4个事业部。重组范围涉及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北石油局、西南石油局、华东石油局等8个局的石油工程业务,以及上海海洋石油局、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等多家单位。
中石化改革“深水区”
石油工程是中石化集团未上市油田企业的主要业务板块,目前在43个国家执行项目合同480个,合同额142亿美元,2011年国际市场收入已达总收入的20%。【编注:目前中国的油田服务市场由中石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三大巨头掌控,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余市场则由包括安东油田服务集团(3337.HK, 安东油田服务)在内的1200家国内油田服务公司分享。】
去年12月28日,在石油工程揭牌仪式上,傅成玉说,目前石油工程资产766亿元,2012年预计收入950亿元,利润15亿元。以此计算,销售利润率仅1.5%,资产利润率仅2%。从规模上看,石油工程在世界同行中约排第四,但“大而不强”。
傅成玉说,上市公司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存续企业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中石化集团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以炼化工程及石油工程板块重组为标志,中石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傅成玉的中海油经验
傅成玉自2011年执掌中石化集团后,便启动了中石化的大规模专业化重组。2012年9月3日,中国石化炼化工程揭牌,炼化工程板块实现重组;9月28日,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成立,煤化工业务专业化发展启动;6月28日,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在沪成立,负责统一销售沥青、石油焦、硫黄、石蜡等四大类产品。8月,润滑油销售业务整合工作基本完成。
外界分析,傅成玉在中石化集团推行的专业化重组模式与其在中海油的重组经历一脉相承。2001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上市后,海洋工程和中海油服两家专业服务公司先后重组并完成上市。
观察人士指出,成立专业化公司只是中石化集团专业化重组的第一步,如何找到合适的市场化发展模式,将是今后重组道路上的最大挑战。
据新华社报道,傅成玉已承诺,改革主要注重改变机制体制,职工“一个不下岗、一个不待业、一个不买断”,全体干部员工工作、工资、级别不受影响。
傅成玉称,仅此次石油工程重组涉及员工便达1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