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生态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2013-01-29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突破口  生态 

雾霾围城中,人们发现, 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生态文明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笔者认为,这实质上确立了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中的基础作用。

生态文明就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生态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从生态环境领域试行政治体制改革有其深厚的国际到国内的发展背景。

首先,国际上环境保护与政治建设的结合越发紧密。世界绿党的发展验证了这种趋势。自从1972年5月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绿党——新西兰价值党成立,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个绿党,分布在80多个国家,一些绿党还获得了执政地位,比如德国绿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已经成为执政党联盟的一员。绿党提出“生态优先”的政治纲领,认为环境保护最终要靠政治力量介入来实现。

其次,国际政治势力对我国环境领域的压力增大。这一点以全球气候变化领域最为显著。生态环境问题不再是区域性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在各种国际会议上都饱受国际压力。美国大使馆披露北京PM2.5的信息,也反映了这一现象。

再次,国内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据统计,1996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年均29%的增速;2005年以来,环保部直接接报处置的事件共927起,重特大事件72起,其中2011年重大事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20%。2012年就发生了7月2日的四川什邡反对钼铜项目、7月28日的江苏启东反对污水排海项目,以及10月27日浙江宁波反对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等重大环境群体事件。这些事件都由人们对环境污染事件或者环境风险的担心转化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政治决策的不满。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如果率先从生态环境领域试行,对于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而言,应该是成本小、见效大的方式。相对而言,生态环境领域既得利益群体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阻力会比较小,容易开展。生态环境领域优势又是目前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这一领域的政治体制改革将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再则,由于生态环境领域具有自身的独立性,这可以为政治体制改革的试行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即使试行出现问题,影响也不会过大。

我国可以先完善环境立法,试行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领域的政治决策中,让人民群众对涉及生态环境的政策及项目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将为我国进一步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作者:郭兆晖,中央党校学部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主任助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