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准建设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部等15个中央部委将支持建设,这是继兰州新区之后,甘肃又一个国家层面战略新区。这是从2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
甘肃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东西方古代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丝绸之路在全球影响巨大。现存文化古迹7000多处,居全国第五位,传说中的中华文明始祖伏羲诞生在天水,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道教名山崆峒山、嘉峪关等,堪称民族和世界文化的瑰宝。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旨在探索经济落后但文化古迹丰富的地区发展新路,将重点围绕东西横贯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建设"一带",同时建设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并同步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文化赛事会展举办等13项工作。新区建设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据悉2012年甘肃签约的文化产业项目达156个,已经开始实施落地的项目135个,签约的总资金600多亿元,已经完成投资70多亿元。
加快建设华夏文明创新区 目前已设立了近十亿元规模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文化部长蔡武指出,文化产业物质资源消耗比较低,环境污染小,是最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兴产业,有宜居的环境,足够的带宽,就能够吸引高智能的人才聚集,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这将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转型跨越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很好的示范作用。甘肃省负责人指出,中央、国务院和各个方面给予甘肃的支持政策是叠加的、配套的、综合的、有力的。甘肃是全国目前唯一家循环经济示范省,国家设立的兰州新区是国家层面的第五个新区,国家还设立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此次设立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区。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要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他欢迎国内外投资者投资甘肃。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边防安全,甘肃历史上就有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援藏的重要战略地位,承担着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历史使命,建设新区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边防安全。
据专家介绍,甘肃发展文明创新区资源优势明显,当地古文化遗址7000多处,各类石窟寺33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国家历史名文化名城4座,重大革命文物300多处,距今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是中国农业文明源头之一并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彩陶,目前全省出土汉简6万多枚,占全国总数82%。1247年蒙古宗王与西藏宗教领袖举行凉州会谈标志着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国务院早已明确了甘肃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的战略地位并提出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海和生态文明省的战略目标。
据介绍,甘肃将保护文化资源、提升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扩大甘肃文化影响力。发展文化产业,完善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强文化园区和交易平台建设,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