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键词勾勒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研究油价形成机制改革方案
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昨日就深化改革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仍是改革,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提出了到202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按照“十八大”部署,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改革的重点,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了八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是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四是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五是推进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第六是价格改革,第七是事业单位改革,第八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些都是今年或者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
谈及最近一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张平表示,调价窗口期应该是2月19日前后,但因为是春节,所以一直等到2月24日夜里,也就是过了正月十五以后才上调油价。而这时正好遇到了国际油价向下走,由原来116美元/桶降到113美元/桶,但原来油价的定价水平大体是108—109美元/桶,仍然处在调价窗口期,所以这次调价是按调价机制进行的。
张平坦言,目前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两个明显缺点: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而国际油价每天都在变动;二是现有机制设定国际油价在22个工作日内变动幅度达到4%才做调整,如果达不到4%,成品油价格就保持稳定,这造成了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及时反映到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来。他同时表示,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针对上述两个缺点,计划缩短调价周期,同时取消4%的调价指标,使定价机制更加灵活,该涨就涨,该降就降,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动。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要更注重质量和水平
城镇化是最近社会各方讨论的热门话题。张平在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去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超过50%。城镇的繁荣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家属、子女,还未真正、完全地享受到城市生活,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城市布局、规模也不尽合理,大城市继续在膨胀,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则还不够。
今后我们要引导城镇化健康地发展,不仅仅要看速度、规模,更要注重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说:一是搞好城市布局,适当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二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三是在城市群的布局上要和资源、环境相适应。四是让已转移的农村人口逐步享受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
他透露,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
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投资要选好方向优化机构
扩大内需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对于记者提问的今年是否有进一步的刺激内需的政策,张平表示,扩大内需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
扩大内需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投资。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发挥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首先是要扩大就业,建立正常的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增加居民收入,让老百姓有钱花。要继续提高农产品价格,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增加了居民收入才能提高整体消费能力。其次是稳定消费预期。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养老等基本制度,保障水平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让老百姓敢于花钱。再次是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包括像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养老消费,以及节能、绿色消费,让老百姓愿意花钱。最后是改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市场监管。
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都还处在一个深入推进的过程中,还有很大的投资需求。所以,投资还有很大的空间,但关键是选好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今后一段时间,要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上,如安居工程和农村的危房改造以及学校、医院的建设上。继续加强“三农”投入,加强农业水利建设,农田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供排水和交通通行等还有很多“欠帐”,这都是投资空间。西部地区的公路、铁路、机场都还需要继续建设。此外,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也需要继续投资。
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多管齐下促产业升级
在近几年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面临最为突出问题的就是产能过剩。张平没有回避这一话题,他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一些行业和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尤为突出的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等产业,以及光伏、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国际上,一般衡量这些产业正常的市场竞争,产能利用率应在80%—85%,而当前我国相关产业产能利用率在70%—75%之间。光伏产业利用率则更低,不到60%。
“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张平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我国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企业自身素质较低,产业结构、产业质量还不高,自我创新能力也不强。比如平板玻璃,现在产能严重过剩,而电子用的平板玻璃以及玻璃基板一直都是进口的。虽然最近几年经过科技攻关,我国一些企业已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但大部分还要靠进口。
对于当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即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尊重规律就是要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尊重市场的规律,尊重各个产业自身的规律。分业施策就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采取不同措施。多管齐下就是要采取多种经济法律手段,也包括必要的调控手段。标本兼治就是既要解决当前问题,又要在体制机制上形成今后不会再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所以,首先要提高企业的素质,解决产能过剩。其次,通过兼并重组来消化一批过剩产能。再次,通过优胜劣汰来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最后,鼓励国内企业到海外发展,转移一批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