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远洋、鞍钢股份两大央企“披星戴帽”后,*ST长油甚至面临退市风险,或将成为第一家被退市的央企。曾经风光无限的国企“大佬”们缘何成为*ST的主力军?巨亏背后的“神来之手”又伸向何方?
多家央企跌入*ST阵营
随着2012年年报和2013年一季报披露完毕,上市公司盈亏状况一目了然。
数据显示,曾经贵为“天之骄子”的上市央企和地方国企,包揽了2012年上市公司巨亏榜前十位。十大巨头去年亏损近500亿元,令股民一片哗然。
其中,中国远洋继2011年净亏104亿元后,2012年再度亏损95亿元,蝉联亏损冠军。紧随其后的中国铝业、中国中冶、*ST鞍钢、马钢股份、山东钢铁、安阳钢铁、*ST锌业、华菱钢铁、*ST二重中,也有不少在今年“披星戴帽”。
虽然今年一季度,这十家企业的亏损总额为28亿元,较去年同期70亿元的亏损额相比已减少60%,但仍有企业遭遇退市风险警示。
统计显示,在88家ST公司中,有20家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按规定“披星戴帽”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这20家公司中,央企上市公司居然有13家,占比高达65%。
此外,有6家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暂停上市,央企*ST长油、*ST锌业名列其中。最新公告显示,*ST锌业已确定于5月8日暂停上市。尽管一季度公司实现盈利,但净资产亏损高达33.53亿元,如果2013年这些关键指标不能转正,公司股票将在2014年被施行退市。
当众多“国家队”集体迈入*ST阵营,投资者们才意识到,曾经风光无限的蓝筹股也会走下“神坛”,与垃圾股结为难友。
“大象”跌倒仅是行业低迷之过?
亏损大户们无不将巨亏归结为行业与市场问题。从行业分布来看,十大亏损公司中,钢铁企业占了5家,的确有行业低迷、产能过剩等原因。
专家指出:“当年巨额投资造就了房地产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火爆,也催生了一个庞大且过度的市场。一旦粗放式的投资开始收紧,这些企业难逃亏损的尴尬。”
按道理说,央企规模大,抵抗风险的能力理应更强。在行业整体处于逆境时,应该取得超越同行的业绩。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以*ST远洋为例,在其巨亏之际,竞争对手丹麦马士基航运却宣布盈利4.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这说明,简单把亏损归结为大环境是站不住脚的。
此外,一味“摊大饼”,主业之外寻求“跨界”经营,反而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比如,一家主业为工程承包的央企,同时涉足境外资源项目投资和境内光伏产业投资。由于投资项目表现不佳,把辛苦赚来的工程承包费也赔了进去。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善波表示,上述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了央企经营存在的两大弊端:一是虽然都上市了,但内部运作体系并不够市场化,对外部变化适应性较差;二是成本比较刚性。与民企相比,央企在裁员方面的空间很小。更重要的是,央企内部形形色色的福利不少,诸如很多风景区内都建有央企招待所、疗养院等。这些“楼堂馆所”耗费了大量成本。
倚靠财政补贴何来“优胜劣汰”?
企业盈亏乃市场之常事,但央企享受的巨额补贴一直被市场质疑为不公。一些企业倚靠财政补贴表面风光,更有不少企业则利用补贴规避退市风险。
在所有上市公司中,“两桶油”始终是最大的“赢家”。2012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合计获得政府补贴金额122亿元,连续第三年攀升,高盈利背后水分不少。
相比之下,一些国企即使有政府补贴相助,但依然没能摆脱亏损的命运。比如*ST远洋、中国铝业和中国中冶三大央企,2012年获得的补贴数额达到22亿元,但三家企业的累计亏损额高达247亿元。
一直以来,央企坐享多重政策红利,财政补贴不过是其中一部分。除了巨额补贴外,这些企业还享受着垄断经营以及低融资成本等多项优势。
业内人士称,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这种补贴在减弱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不利于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期在上海表示:“当前我国已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之列,资金不再短缺,那些资本密集的产业绝大多数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比如汽车产业,现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每年出口汽车100多万辆。所以那些原来不保护不补贴就活不了的企业,今天给他们补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在林毅夫看来,减少补贴有利于我国收入分配的改善。因为这样一来,政府可以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来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