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宏观调控面临的稳增长压力加大。然而,正处于经济转型阵痛期的中国,要真正突破藩篱、激发活力,必须依靠改革。
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障碍,最终要通过改革去突破
陕西咸阳一家民营中型工业企业的董事长,最近很苦恼。企业原先租来的厂房已无法满足扩大生产需要,今年正忙着征地建厂房,急需1000万元资金却在各家银行求贷无门,只能以24%的年息从民间融资。“搞实体经济又辛苦又挣不了多少钱,还要背这么高的利息。但企业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退。”
民营经济是否充满生机活力,关系到一国经济内生动力的强弱。当前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固然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体制机制弊端,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民营经济遭遇的困难只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方面。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偏弱,有针对性地采取稳增长措施、保证增速不跌破下限是必要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改革那些束缚经济活力的体制机制弊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说。
当前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都受到一系列体制机制弊端的制约。投资的健康增长,受到政府行政审批过多、民间投资准入仍有玻璃门弹簧门、金融改革滞后、大量资金涌入虚拟经济、中小企业税费负担仍然较重等制约;消费的进一步激活,受到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仍未破除、城镇化推进遭遇瓶颈、社会诚信体系缺失等约束。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遭遇困难其实不必过于担忧甚至恐慌。一方面要靠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尽量“熨平”波动,保持大局平稳;另一方面要积极抓住“市场倒逼”契机,对准问题的症结,凝聚力量抓紧推动改革,实现新的跃升。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去破除
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然而,进一步深化改革,却面临着利益分化甚至固化的复杂局面,使得改革的难度大大增加。
回首30多年前的改革,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相当多的改革能做到大家都受益。然而,经过30多年改革和发展,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总体提高,但利益也出现了分化甚至固化,再推出重大改革往往就会面临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声音、不同反应。在这种新的环境中,该怎样推动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毋庸讳言,当前许多关键领域的改革,比如收入分配、行政审批、国有企业等改革,的确遇到利益格局的掣肘。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既需要政治勇气,也需要高超的智慧。虽然有时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但若是精心设计、细心操作、用心引导,逐步调整利益格局并非实现不了。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建议,对利益的增量要坚决按照新的规则运行,对利益的存量应当逐步规范、逐步压缩灰色空间,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同时合理引导人们的利益预期,让大家认识到改革从长远上看最终会有利于大多数人的。通过这样的“三管齐下”,能够在尽可能减少震动和阻力的情况下,进一步理顺利益格局关系。
以重点领域改革突破增强经济活力提振市场预期,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广州开发区一家大型动漫企业负责人文先生,最近接到多家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开户邀请电话,承诺贷款利率可以比主要国有银行更优惠,方式更灵活。
在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的背景下,这样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究其根源,中国人民银行7月20日全面开放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金融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正在打开破解贷款难的重要一环,受到企业界普遍欢迎。
改革,既要周密设计,又要大胆实施,特别是要以实际成效来提振人心,增强经济活力,这就需要在关键环节取得重点突破。人们欣喜地看到,近来提振市场信心的改革措施接二连三地密集实施:
——在财税领域,从8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再度扩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范围由12省市扩至全国,服务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在行政审批领域,今年以来国务院已决定取消和下放165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仅涉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就有28项。
——在投融资领域,国家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开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
“今年已经推出行政审批、金融、财税、铁路投融资等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这些改革仍处于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轮改革的大幕刚徐徐拉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市场信心的提振已初现成效。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制造业企业采购经理的最新调查显示,7月份反映企业信心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结束了此前连续3个月的下降,比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达到56.4%,信心增强成为7月份制造业PMI回升的主要原因。
成绩鼓舞人心,但正处于深水区、攻坚期的改革,其复杂性、艰巨性绝不可低估。改革,仍然面临极为繁重而艰难的任务。
“下一步,将不失时机推出一批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改革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说,未来将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转型、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不断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