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李禾 (本报记者)
嘉 宾:寻寰中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
周长益 (工业与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
程会强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据统计,2012年,全国工业增加值近20万亿元,占我国GDP总量的38.5%,实现税收占税收总额的50%。但工业也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排放的主要领域,工业消费能源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今年以来,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等引起全社会的极度关注。毫无疑问,工业排放是形成雾霾天气、水体污染、土壤中重金属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的环境和资源约束已经到了极限,出路在哪里?在日前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等主办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官员和专家们均表示,出路就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解决其“循环不经济”、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环境污染的“脱钩”
主持人:为什么要强调发展循环经济,其为何如此重要?
程会强:我认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是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贯彻“三化”的三条主线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这“三横”“三纵”初步勾勒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路线图。
目前,我国工业化还未进入峰值阶段,也就是说,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重工业还要发展。工业化增长和GDP增长基本是趋同的,因此,GDP增长也还有一定空间。而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大发展之间可以构成优势互补的协同关系,特别是循环发展,既促进绿色发展又能促进低碳发展。
总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的扬弃。也就是说,传统经济增长是依赖资源消耗,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循环经济可实现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环境污染的“脱钩”,实现减物质化,最终为社会绿色发展服务。
存在不成熟,规模小、产业科技支撑弱等问题
主持人: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面临什么问题?
寻寰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从整体看,当前循环经济依然不成熟,规模小、产业科技支撑弱,实际运营中大量存在概念化问题;从微观领域看,循环但不经济很可能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的根本原因。
比如在苏南地区,不少纺织企业建立起了中水回用系统,这在技术上是比较成熟的,但迟迟不见投入使用。究其原因是成本因素,即当地每吨中水达标处理使用的成本,要远高于当地每吨自来水价格。这就意味着在现有水价体系下,使用中水不但无利可图还可能赔本。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不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能循环但不经济的困局致使最先进的技术难以得到推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也逐渐减弱。
寻寰中:从深层次看,发展循环经济确实存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政策和政府调控手段是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方法。美国、日本、德国等在发展循环经济上都充分发挥了政府作用,制定了较好的发展战略,很好地体现了驾驭市场经济的政府管理意识。如日本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驱动的循环经济战略体系,分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次,政府处在最核心位置,建立了国家战略循环经济立法、产业扶持政策、技术系统等;美国、德国也建立了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从号称只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美国、日本、德国发展循环经济路径,我们应清楚看到,成熟的循环经济应是市场和政府的完美结合,不可偏之。而这一点我国还做得不够。
程会强:从循环经济发展来看,我们还面临着很多新挑战。目前,资源和能源对循环经济、经济增长的约束更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活水平提高有更强烈要求。特别是北京、上海等人均GDP过万元的城市,对绿色消费、食品安全和空气质量等要求更为明显。诸多约束和要求,还有国际压力,使循环经济发展、产业升级都面临巨大挑战。
开征环境资源税 理顺价格体制
主持人:如何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循环不经济”的问题?
寻寰中:在我国当前政策环境下,发展循环经济短期内见效慢、成本高、风险大,许多企业可能为短期盈利不愿意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资,这就需要政府以发展观为指导,完善政策机制,逐步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周长益:从企业自身看,该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综合利用,实现与城市和当地社区和谐共生?我认为,这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企业生产产品排放的“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要全部综合、循环利用,真正做到清洁生产,实现企业污染物“零排放”。在欧洲,很多企业已经做到污水全部循环利用不排放,现在国内不少企业也能将污水等全部循环利用起来。
第二步,为城市和当地社区处理、利用污水、垃圾、固废、危险废物等,实现城市和社区污染“零排放”。当前,很多企业也在这样做。比如从2000年开始,工信部就支持和指导北京水泥厂处理利用当地危险废物,目前,北京水泥厂处理危险废物的产值早就超过了水泥产值;唐山钢铁集团等企业都帮助当地其他企业处理和循环利用污水,钢铁企业被公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两高”企业,但唐钢企业内部的空气污染比唐山市区的空气污染低。
第三步,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和条件,为当地居民、机关、单位提供热能、热水、电力、冷暖风,帮助实现地区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这样,不但提高了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帮助提高了全社会的能源利用效率,真正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企业的贡献。
我认为,这就是当前和今后企业发展过程中怎样实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趋势。企业所在社区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并不是都让企业一搬了之,而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让企业和社会和谐共处。
程会强:要克服现在循环经济中,经济效益低于环境和社会效益这样一种尴尬局面,这也是在一些地方,循环经济叫好不叫座的根本原因。
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实现经济增长,同时带来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因此,国家应开征环境资源税,理顺价格体制,真正反映出自然资源成本;建立资源循环利用双向激励体制,主动自觉激发企业从事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使更多企业从事循环经济。到现在为止,政府有关部门所做的工作都是表彰,还没有看到哪家企业、哪个地区因为不发展循环经济而被处罚。下一步要提高违法成本,并抓好两个机制,即环境倒逼机制和优化市场引导机制。
从全国发展来看,要打造循环经济“升级版”,即纳入绿色服务业、绿色产品、绿色消费意识和模式等,让循环经济的产品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并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成为市场主流,循环经济将来的发展才有更大空间。
还要强调循环经济政策和技术的持续支撑,循环经济不能搞成运动式,其本身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要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