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2013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效益显现,创新能力提升以及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的良好态势,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总体发展良好
盈利
2013年,在整体经济低迷情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传统产业发展速度,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回升,尤其是上半年在工业经济总体弱势中逆势上扬,部分产业增长速度达到工业经济总体增速的两倍左右,成为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总体盈利状况良好是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大收获。部分行业利润增速及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均高于同期工业总体增速。有关专家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远高于工业发展速度将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助推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
创新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是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又一亮点。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比例占工业领域的70%以上,在国家认定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新兴产业企业的比例占70%以上,在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中新兴产业企业的比例占50%以上;各地均出现了一批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额比例超过5%甚至超过10%、具有国际先进研发设施和工程化验证条件的创新型企业;涌现了超千万亿次计算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大规模基因测序等重大成果。
集群
2013年也是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风生水起的一年。
珠三角地区形成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等产业集群,其中深圳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关联产业、干细胞等前沿领域抢先布局。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江苏在光伏产业等领域形成集群优势。京津冀地区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
模式
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也出现了重要变化,特别是民营企业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
报告显示,民营企业数量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比例超过70%,在国家实施的重大产业专项中,民营企业获得支持的比例占到50%以上。民营企业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重点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2013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均取得一定进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
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201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有所放缓,传统信息产业增长乏力。
但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断发挥引领作用。报告显示,在移动互联网的带动下,通信设备行业发展最快。2013年1月至11月,通信设备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23.7%和17.3%,出口增速位居各行业之首。大数据、智能城市、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成为2013年的年度热词。大中城市家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拥有率已达到80%。家庭宽带接入、网络视频、网络购物等业务已成为信息消费的主要增长点。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产业中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迅速发展,产值超过1万亿元,在2012年增长有所缓慢后,2013年上半年以来呈现恢复性增长。环保产业发展速度持续多年高于宏观经济总体水平,环保专用设备2013年1月至10月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达19.4%。
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也同样颇具规模,全国生物产业持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我国已经形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生物产业科技研发和产业化人才队伍,科技论文发表总数、专利申请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生物基因资源库、生物信息中心、药物创制技术平台、农作物育种资源基地和品种创新技术平台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斐然。
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上半期,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已申请电动汽车相关技术专利3000项以上,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也都有所进步。精进电动生产的新能源车用电机实现了向美国出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继续推进,整体产业实现较快增长。
高端装备制造
2013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先进直升机和通用飞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国际零部件在中国的转包生产量不断上升,波音零部件在国内采购每年增长20%;卫星应用产业正在由科研型向应用服务型发展方式转变;北斗系统产业化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轨道交通形成了以“高铁”为代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统自主发展能力,已投入运用的高速列车达820列,高铁运营里程已达到9356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新材料
新材料产业实现了多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度专家咨询报告》新材料产业篇显示,2013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新材料产业体系也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品种门类较为齐全、产业技术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