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近来承压运行,年初经济增速呈现放缓态势。不过,细观这部“经济仪表盘”,人们仍能读出中国经济蕴藏的“正能量”和经济动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近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分别为7.5%和7.3%,并没有像一些国际投行那样调低预期。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指出,放慢的增速是中国追求更平衡增长的副产品,而这个副产品是人们愿意看到的。
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投射出经济结构优化的新动向。工业方面,钢铁、水泥等传统工业增速明显回落,但高科技产业增速加快。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和民间投资在投资总额中的比重继续提高。消费方面,大众消费快速增加。
不少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正在逐步恢复。一方面,一直处于疲弱状态的小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好转。小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最近两个月连续回升,2月份扭转持续5个月下降局面上升了1.8个百分点,3月份环比又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49.3%,创下半年来新高。
今年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结束了自去年11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的回落。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先行指标,PMI的回升让人们看到经济平稳向好的整体态势。
另一方面,就业形势趋好。3月份从业人员指数出现近4个月来首次回升,其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指数回升最为明显。稳定的就业形势无疑给中央政府推行结构性改革留下更多的操作空间。
一些受访专家指出,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经济目前仍处于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为中央政府关于在促改革、惠民生、调结构协同并进中稳增长的改革思路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虽然中国经济增速面临放缓,但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仍属于较高水平。IMF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均下调0.1个百分点,分别降至3.6%和3.9%;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增速将分别达到2.2%和2.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今年整体经济增速预计为4.9%。
随着欧美经济好转,外贸形势有望回暖。之前,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状况不如预期乐观,中国2月份出口出现负增长。但据IMF最新预测,全球经济将在今明两年持续改善,主要动力来自发达经济体。其中,美国复苏基础稳固,今年增速将达2.8%;欧元区经济预计将增长1.2%,比此前预测高0.1个百分点。
加拿大丰业银行资深国际经济学家图利·麦卡利对中国当前的经济数据表示认可,认为中国在经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目前发展阶段经历的过程,“我认为这不是糟糕的增长数据。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增长仍然相当强劲”。(参与记者:胡晓光、刘凡、蒋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