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经济运行的“血脉”,也是经济走势的“晴雨表”。今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的背景下,我国煤、电、油三大能源消费情况怎样?折射出中国经济怎样的运行态势?
煤电油指标印证经济增长“脚步”放慢
国家能源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3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2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这一数字比1至2月份仅4.5%的增幅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在我国现阶段,用电量与经济增长同步比较合适。一季度用电量低于全年7.5%的GDP增长目标,说明当前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
一季度煤炭价格下跌,库存处于高位,也印证了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自去年12月25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进入下行通道以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已从631元/吨跌至531元/吨的低点,跌幅达15.8%。
秦皇岛海运煤炭市场副总经理李学刚分析,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用电需求增速出现下降,加之煤炭行业产能过剩、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导致煤炭市场持续低迷。
石油素有“工业血液”之称。其中,柴油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性较高,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建筑业、工业等行业。
据国家发改委最新统计,一季度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5%,增速略有放缓。其中柴油消费3430万吨,同比下降3%。
“受经济下行、春节期间大范围雨雪天气、春节后企业推迟恢复开工的影响,成品油、化工产品消费低于预期。石油市场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时期。”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袁建团说。
指标回升显示经济温和回暖
虽然煤电油需求均陷入低迷,但进入3月份以来,能源消费领域也闪现一些积极信号,显示经济运行出现温和回暖迹象。
从反映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来看,3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是自去年11月份后首次回升。
受制造业景气回升影响,煤电油指标趋好。
专家分析指出,在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仍较大的背景下,主要靠重化工业拉动的用电量需求与经济运行态势密切相关。
“3月份单月用电量增速回升至7.2%,虽受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影响,但也说明我国经济正小幅温和回暖。”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将与中国经济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一致,保持7%左右的中速增长。
近期在诸多利好因素的作用下,环渤海动力煤价于4月初得以企稳,上周终于迎来反弹。
业内人士预计,4月份国内煤炭运输形势将继续转好。随着大型煤企连续下调煤价,国内煤再受青睐。加之,大秦线检修在即,下游电厂积极增补库存,到达北方港口的拉煤船舶明显增多,沿海煤炭运输强势回归,存煤将快速下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表示,随着企业对结构调整进一步适应,以及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下游企业生产动力加大,预计二季度成品油市场会转向偏暖,推动柴油消费走高。
释放经济结构调整积极信号
尽管煤电油三项指标均显示经济增幅出现放缓,但也透露出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信号。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高世宪认为,今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增幅放缓,说明高耗能产业产能扩张得到一定抑制。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一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均超过第二产业。
周大地认为,从全社会用电量结构看,第三产业用电保持较快增速,而工业用电虽总量增长,但增速放缓,占整体用电量比例下降,这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较为类似。
林伯强强调,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个缓慢、倒逼的过程,现阶段还不至于引发用电结构明显变化,但第三产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意味着经济结构调整正缓慢推进。
除用电量外,煤炭消费的下降也折射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国家能源局在今年年初定下目标,今年煤炭消费比重将降到65%以下。严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煤电项目。
“一季度柴油消费低迷,说明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明显,生产性资料消费有所下降。”祝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