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中央政府的能源战略日趋清晰。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习主席的讲话是站在整个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高度上的,并非专门针对央企,但细察在讲话中所提的每一项要求,实质上都和央企密切相关,可以说每一项都是对能源央企的新要求。习主席的讲话给能源央企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关键在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能源之路。
首先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能源央企既是能源生产者,也是能源消费“大户”。经过多年的倡导和努力,央企在节能降耗上的成绩和进步有目共睹,但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央企这方面依然有巨大改进空间。降低能源消耗率一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一则也可以起到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甚至迫使其它类型企业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当然这有赖于进一步的制度保障,如加强节能降耗考核,健全相关激励和约束机制,把资源节约、节能降耗纳入到央企业绩考核工作中。
第二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度不断提高。解决此问题一是加快可替代性能源技术的探索,二是推动能源进口的多元化。以原油为例,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和进口通道多元化程度都有所不足。原油进口区主要在中东和非洲,进口来源国主要在沙特、安哥拉和伊朗等国,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当一部分政治环境并不稳定。在原油进口通道上主要依靠海上通道,进口原油量的80%和38%分别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对其形成高度依赖,而我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还比较弱。这些都决定了能源央企必须在建立多元供应体系上有新的动作。
第三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国能源央企净资产在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等重要指标上还存在较大差异。不少能源央企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不少核心关键技术还受制于人。这既与国家对央企的定位不相匹配,也无法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有效履行国家使命。加快自主创新,努力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努力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就成了摆在能源央企面前的必选题。
第四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当前我国能源体制下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自然垄断、行政垄断等问题,市场竞争不充分。其中,油气行业、电力行业垄断程度较高,社会资本参与程度偏低。在能源价格管理上,政府对石油、天然气、电力存在一定价格管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足,资源产品价格发生扭曲。这正是习近平提出要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的主要原因所在。这同时也意味着能源央企的生存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更多的各类投资主体将有可能进入能源开发领域,能源央企以往的垄断优势不再,不过混合所有制则可能借此有较大发展。
第五是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自2000年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快十三个年头,作为“走出去”的主力军,能源央企贡献颇多,但无疑仍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一方面,国际布局仍然不够合理;一方面缺少定价话语权以及其他价格调控能力,使得我国在抵御能源价格上涨和大幅波动的能力比较弱。这意味着充分开发和利用国际能源资源,着眼于世界能源资源的可获性和经济性,进行全球范围的战略规划和布局,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公司,将是能源央企未来的重要使命。
能源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我国,能源央企则是能源保障的关键所在。能源央企能否适应国家能源新战略,将对下一步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源央企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这个责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落实到行动中去。(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