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稀土出口配额实施16年后终结

2015-01-13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稀土出口 

实施16年,中国稀土行业出口配额制度在去年的最后一天正式终结。然而,多年来稀土行业的萎靡状态,显然不是一招一式就能改变的。

尘埃落定

去年12月31日,商务部发布了《2015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明确稀土出口执行出口许可证管理,企业仅需拿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即可进行出口。至此,执行了16年之久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寿终正寝。

出口配给制始于1998年。由于稀土开采对环境破坏性比较大,且中国用占世界稀土总储量约23%的资源满足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所以最初实行出口配给制的目的是保护环境,同时规范出口秩序,稳定价格,维持其可持续发展。

但从制度诞生起就纷争不断。从1999年开始,欧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就不断诉讼中国稀土的出口保护政策。“其实美欧等一些国家本身也有比较丰富的稀土资源,但他们自己不愿意开采,想从中国购买价格便宜的稀土。有一段时间,我们的稀土卖出了白菜价。”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说。

显然,设立出口配额,规范供给量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情况,本来也无可厚非。但2001年中国进入WTO后,情况变了。从1947年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开始,各成员国和缔约方就在为减少和消除配额、实行自由贸易而努力,显然中国稀土配额的设立违背了WTO的规则。

但最开始由于出口价格比较低,并未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在百川咨询稀土行业分析师杜帅兵看来,中东国家对石油有定价权,澳洲巴西对铁矿石有定价权,但“中国稀土出口供给这么多,却没有定价权,这就是问题”。

2008年,大规模减少出口企业数量和出口配额让国际市场上的稀土价格大幅上涨。

“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国家就着急了,因为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前述业内人士说。2012年3月,美国、欧盟、日本以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为由向WTO起诉中国。之后,中国商务部便收到三方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的有关稀土、钨、钼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很遗憾,磋商无果。

于是,WTO于同年7月成立专家组作为该案裁决机构,直到去年3月,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

虽然随后中方就进行上诉,但去年8月的终裁结果仍然是“中国钨、钼、稀土相关产品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措施不符合有关世贸规则和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裁决”。

由于中国与相关诉讼方达成的执行期为2015年年中,因此在此时间之前稀土、钨、钼的出口政策需要依照判决作出相应调整。

“其实从2012年初裁结果出来的时候,就知道肯定会取消(出口)配额了,大家都在猜测时间,其实是早晚的事。”南方某稀土公司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说。在他看来,虽然设置稀土出口配额的确违背了WTO的规则,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欧美国家既不愿意以牺牲本国家的环境为代价开采稀土资源,又不愿花高价购买,所以才会上诉。

但无论如何,“靴子终于落地了,很多企业也都早有了准备。”他说。

影响有限

“其实就算没有WTO的裁决,原来的出口配额制度也形同鸡肋,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从环保的角度看,虽然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有配额企业的供给量,从而间接地起到环保的作用,但我国“黑稀土”(无指令性计划的厂家私挖滥采所得)的开采量不容忽视,非法开采量或占一半以上。这些“黑稀土”的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可想而知。

从限制出口量、稳定价格取得定价权方面看,同样由于走私稀土供应量大,加之需求不振,导致出口配额根本用不完,也就无所谓限制了。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配额使用量在49%,2013年配额使用量在72%,2014年配额使用量在90%左右。“即便没有配额的限制,短时间内稀土出口量也不会出现大增。”杜帅兵称。

对此,中国铝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铝)也表示赞同,其稀土业务相关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目前,稀土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国际市场对稀土的需求量在减少,近几年的稀土配额没有使用完,取消配额后,短期内对我国稀土出口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出口配额取消后,有一点得到上述业内人士的肯定:“至少大家现在平等了,过去没有配额的就只能走私,未来走私可能会减少一些。”

据她介绍,走私其实也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且成本并不低。“如果一个企业能够通过签订正规合同并正常出口,那它应该不愿意再去做地下企业了。”

这其中涉及两种企业。一种企业是手里的稀土并非出自指令性计划所生产,而是属于“黑稀土”,“对于这样的企业,即使它能够找到国外的买家签订正式的合同,原则上讲它都是不符合规则,不能出口的。”显然,这样的企业无法对出口产生任何影响。

另一种则是手持合法来源的稀土,之前没有配额,需要走私,配额取消后则可以正常出口了。

有观点认为,这类企业未来会抢占之前拥有配额企业的市场。对此,该业内人士称“可能性不大”。

对于原来走私的企业来说,“走私的时候它不需要上缴关税,价格上可能会有优势,但现在想通过正常渠道出口就必须交关税,所有的费用都和之前有配额的企业一样,除非成本低,否则没有什么优势。”

从这个角度讲,这些企业只是变得正规,要想通过价格优势抢占市场并不容易。

而原先拥有配额的企业似乎也信心满满。某大型稀土集团工作人员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长期合作的客户不太可能一下子去信任之前没合作过甚至从事走私的企业,产品质量方面他们可能就信不过。”

中铝方面也表示,中铝公司在长期的稀土出口中与国外一些采购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且同时拥有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两种资源,可以满足国内外客户不同产品的需求。”

其进一步强调,国外用户一般对产品的稳定供应要求较高,短期内其调整供应渠道,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较为困难,所以短期内,我国稀土出口的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但长期走势应由稀土产品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多管齐下

之所以取消出口配额影响有限,主要在于“我国稀土行业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单一政策的出台只会是杯水车薪,必须多管齐下才能见到效果,而且一定是长期执行而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和配额问题一起被WTO裁定违规的还有出口关税,在中国败诉后,市场预期会在2015年降低或取消关税。虽然去年12月16日,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的《2015年关税实施方案》中涉及稀土的出口关税与2014年没有变化,但在执行期2015年年中前稀土出口关税必须改变,才能对WTO的裁决有所交代。

目前,稀土出口时需要缴纳25%-30%的出口关税,一旦取消,将导致价格下跌同样的幅度。“但不必过于担心价格,即使没有了出口关税,也不排除征收以资源税为核心的相关税收政策,不会让稀土的出口价格下跌,毕竟这样对我们这么大的输出国来说是没有益处的。”前述业内人士称。

中铝方面则认为,倘若取消关税,“稀土走私数量有望减少。由于出口配额已经取消,出口企业出口手续简化,在稀土出口关税取消之后,稀土走私获利空间减少,稀土走私额利益驱动力降低。”

的确,滥采黑稀土和走私已经成为我国稀土行业的顽疾。虽然打黑行动每年都有,主要在稀土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如内蒙古、江西等地,但“经常是打完了卷土重来”,前述稀土企业负责人称,“这么多次行动也没有杜绝。”

面对这样的情况,工信部等八部委组建了联合行动组,制定了史无前例的打击方案。去年10月,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函》,明确自2014年10月10日至2015年3月31日历时半年在全国范围内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动,其中涉及稀土开采、生产、流通、出口等各个环节。

截至目前,江西、广东、湖南等地都进行了专项整治检查。“这次是全国范围的,希望3月底结束之后新一轮马上跟上,需要长效机制。”该负责人认为。

为了维持稀土价格稳定,去年8月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稀土收储。去年年底,业内传出消息称国储局已经与中国铝业、中国五矿、赣州稀土、厦门钨业和广晟有色签订了稀土收储协议。虽然国储局目前尚未对稀土收储发布官方文件,但市场对第二轮收储已经充满了期待。

另一方面,进行多年的稀土大集团整合战略也迅速推进。

目前,国内6家大型稀土集团已经先后获得了工信部的备案批文,整合工作在有序进行。去年12月12日,包钢稀土集团公告称,随着整合内蒙古等地稀土企业组建大型稀土集团取得进展,公司将更名为“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而取消配额、关税等方面的政策也给大型稀土集团带来利好。作为大型稀土集团之一的中铝方面就表示:“可通过自主创新促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产业集中度等举措,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使稀土价格在合理区间内波动。国内6大稀土集团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受益。”

因此,无论是取消关税、出口配额,还是进行收储、打击“黑稀土”、组建大型稀土集团,这些措施单个实施的作用都很有限,必须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长期发挥作用。

杜帅兵认为,取消出口配额目前对市场影响不大,后期如果取消关税,国家对资源税也会进行调整。“稀土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不会再回到以前的白菜价,中国会从各方面来调节稀土的出口量以及出口价格。提高资源税,影响稀土的分离成本。大力度打击私矿,减少市场供应量。大集团整合,进一步对稀土行业进行全面管理。提高环保标准,增加企业成本。”

国家可以多方面对稀土进行管控,“长期来看,稀土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稀土行业会出现利好发展趋势。”他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