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强,海洋重大专项能力建设项目不断推进
“据初步测算,2014年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6万亿元,增速约为7.6%,我国海洋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
201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并先于国民经济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具体而言,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传统产业得到恢复性增长,海洋油气业总体平稳,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速继续保持首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壮大,海洋船舶工业稳中回暖,海洋工程建筑业稳步推进,涉海金融服务业逐渐起步,有力地支持了涉海实体经济。
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得到加强。2014年,国家海洋局全面建立实施渤海生态红线制度,形成渤海先行、全国铺开的局面,并率先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的海洋生态红线区内,实施区域限批制度。
与此同时,我国海洋重大专项能力建设项目不断推进。2014年,两艘45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建造顺利实施;海洋一号C/D卫星和海洋二号B卫星立项建议书上报,海洋二号A卫星地面系统一期获初设批复;“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业务化试运行取得阶段性进展;南中国海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二期10个海啸预警观测台建设完成,逐步开展业务化运行。
目前,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强调,扎实做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海洋工作,要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进一步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把创新驱动作为海洋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把海洋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强国建设总布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把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大力提升海洋执法能力。
王宏表示,2015年,海洋局将积极发挥海洋综合管理效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完善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规划。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和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在海洋科技、生态环保、减灾防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深化合作,继续推动实施《南海及其周边海洋国际合作框架计划(2011-2015)》,启动编制2016至2020年框架计划;推动中国—东盟、中国—马来西亚、中桑(给巴尔)等海洋合作中心建设。
同时,海洋局还将细化生态红线指标和管控措施,力争2015年底前全面建立实施沿海省一级生态红线制度。选划建设新一批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开展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和监督检查。选取部分污染严重的典型海湾,加强动态监测,开展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