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75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5%,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放缓。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助推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这一“助推器”如何继续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强大的动力?
基础设施补短板、疏瓶颈
4月中旬,沪昆高铁贵州贵阳至湖南新晃段进入紧张的联调联试阶段。这条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的高铁有望在6月份从上海一直通到贵阳。
4月11日,部分地区铁路建设工作会议在重庆市召开,从会议透露的信息看,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关键基础设施,今年将继续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特别是继续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铁路重大项目建设,补短板、疏瓶颈。
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一直是我国近年来投资的重点,但仍大有潜力,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今年我国铁路投资将继续保持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的规模。
相比一季度整体投资放缓,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05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向西部和农村地区等基础设施欠发达地区倾斜。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8%、12.7%和21.5%。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完成投资分别增长13.1%和29.9%。”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说。
除交通设施外,今年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同时将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民生项目等。
“铁路、水利、棚改等基础投资,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
不在总量在结构
4月20日起,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表示,此次降准将释放出上万亿元的银行资金,对实体经济是巨大支持。尤其通过定向调控,“三农”和小微企业将精准受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以及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力措施。
专家指出,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可以激发巨大的内需潜力,也为投资指明了方向。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指出,中国在投资方面的关键问题,不在总量和增速,而在结构、质量和综合绩效。要优化投资结构,进行有选择的投资。如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中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
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等一系列目标任务。
业内人士预计,“水十条”撬动政府投资总额将达到2万亿元,而全社会投资总额有望达到4万亿元以上,将成为2015年环保投资的重要主线之一。
以改革激发全社会投资热情和活力
加大有效投资的力度,政府不能唱“独角戏”,要通过改革的办法更大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与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一季度,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上升至6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包括大幅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实行项目核准网上并联办理;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近日透露,《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将于近期出台。按照意见,我国将重点推进八大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就包括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投融资、价格、统一市场等改革,以及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要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要用足改革创新动力源,坚持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同时财税、金融、价格、投融资等一系列改革也要同步推进,以形成叠加效应,释放改革红利。
“一方面要着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另一方面要发挥企业在投融资创新中的‘主角’作用,做到‘企业、政府双到位’,双方共同发力,实现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贾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