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投资仍将在东北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

2015-05-11  来源:互联网 

中国东北正掀起一股建设的热潮。在黑龙江上,中俄首座跨界河铁路桥主桥桩基础已全面完成,大桥雄姿初现。在渤海湾边,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已开工建设。

2014年各地区GDP增速的倒数五位中,黑龙江、辽宁和吉林分别位列倒数第二、第三和第四。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上月底揭晓,东北三省经济下行压力正持续加大。

面对如此艰困局面,要避免经济失速,决策层和专家认为,投资仍需发挥关键作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底梳理,与《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配套的139个基础设置、基本公共服务、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等领域的重大项目进展良好。

截至2月中旬,这些重大项目竣工2个、在建58个,累计完成投资3820亿元,还有79个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其中63个项目今年可以开工。

3月,吉林省决定整合长春市和吉林市两大传统老工业城市的优势资源,建设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使其成为吉林省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平台,发挥创新“试验田”的作用。6个投资总额达425亿元项目的签约,标志着长吉新区建设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去年下半年以来,辽宁省与数百家央企和民营企业签订了191个合作项目,在建项目投资总额8200多亿元。

转换经济发展动力,优化项目的投资构成亦是关键。大连市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贷款实行总量控制,压缩产能过剩产业贷款。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该市共新开工项目94个,总投资7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6亿元。同时,一季度全市各地区已复工项目423项,总投资74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1亿元。

黑龙江省则早在去年6月就率先出台了《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以65条细则系统调动各方资源,投资额合计约3000亿元。

面对又一波投资热潮来袭,也有一些怀疑的声音。以黑龙江为例,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3000亿资金从哪里来?一个本来就“国字号”过重、行政干预过多的地区,由政府宣布的大笔投资与过往能有什么不同?

对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部分答案:去年以来,黑龙江实行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面向社会资本公开推出涵盖铁路、城市基础设施、养老等投资项目。

例如,黑龙江省分3批对城市集中供热新增热源项目公开招标,23个投资主体中标,总投资约220亿元。近日,黑龙江又公开出让21宗矿权,34家参与竞买的企业展开竞争,最终成交价合计2.25亿元,超出底价2.06亿元。

专家认为,这些项目的单个金额虽不惊人,但却标志着这个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计划经济“阴影”最重的省份一改过往“协议出让”的政府拍板形式,而通过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方式,能有效的吸引到社会投资。

今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速仅为3.9%。在财政收入低增长的态势下,由政府唱主角变市场唱主角,整合、发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不仅有利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也有效促进了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

黑龙江当代中俄区域研究院长宋魁认为,调整经济结构保障民生就业的基础还是稳定经济增长,其中投资的关键作用不可偏废。种种迹象显示,东北的投资行为市场化特征愈发明显,投向也更突出重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0日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指出,促进东北经济平稳运行,当前要突出抓好几件大事,其中包括尽快启动一批可以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对交通、水利、城市地下管网等公共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投入,一些条件成熟、群众急需的“十三五”规划项目可提前开工。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

专家认为,东北地区仍有着显著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投资可以有效抑制经济惯性下滑,稳定市场预期,为稳定就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等带来空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