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发布,地方GDP的“成绩单”陆续揭晓。
梳理这些地方的信息,可以看到各地对于成绩大都有一致的措辞——“来之不易”,尽管处在整个宏观经济“稳中有升”的环境当中,但稳增长的压力是共同的。
在此情势之下,各地对于下半年经济的部署方面,都在强化稳增长的概念,这其中“稳投资”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国内外大环境的压力下,多数地方能够完成目前的经济增长确实是下了功夫。目前正值“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各地方如果下半年通过加大投资拉动经济,特别是释放出民间资本拉动投资的活力,将为明年“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创造良好的环境。
来之不易的“成绩”
各地对于经济的增长,不约而同地“担着心”。
广东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广东上半年经济增长达到7.7%,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令人振奋。他特别强调,这是在国际经济增长缓慢、全国各地经济普遍下行的大背景下。
同样感慨的还有位于西部的甘肃省。7月20日上午,甘肃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波在解释经济增速回升时表态,上半年GDP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长5.0%,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这一业绩的取得殊为不易。
徐逢贤表示,目前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化,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部分是受到外部需求疲软的影响。同时,我国用工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问题都在影响经济增速。
湖南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正也感慨“不易”,但他所言的“不易”,重点来自于工业调结构的压力,“我们需要克服较大的去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的必然阵痛、成本上升但产品价格下降的双向挤压、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和安全生产抓得更严以及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供应趋紧等制约因素。”
反映在具体的数据上,上半年湖南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仍然实现了7.7%的增幅,并且6月份增幅达到9.4%,比上月加快了5.4个百分点,呈现探底回升态势。
结构的优化也成为助力多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譬如,广东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走高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增速的加快,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8%,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
其中,新兴服务业态发展迅速,推动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4%,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
紧抓投资“牛鼻子”
已有成绩来之不易的同时,地方也清楚认识到“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如何实现下半年经济的“稳中有升”成为其聚焦的重点。
记者梳理发现,地方在部署下半年的经济发展上,“稳投资”成为许多地方的首选战略。
比如,7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刘慧强调,下半年全区经济工作要在“硬、实、新”上下功夫,要把稳增长作为第一要务。要紧抓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开展好“项目建设年”活动,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
同时,新的增长动力也将逐步起来。刘慧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贯彻落实好“1+3”方案,加快培育壮大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利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新机遇。
徐逢贤表示,投资拉动下,以促地方经济实现稳增长,在此基础上能够建立决定未来的新结构。“传统产业压缩的量肯定会影响GDP,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又能够弥补GDP的增长速度,并更长久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也于7月20日表示,要继续强化投资拉动。抓好“十二五”项目收尾,未开工的年内开工、在建的加快进度,大力推广项目总承包制和代建制。洛桑江村表示,完善“十三五”规划项目方案,尽早启动项目前期,拓宽投融资渠道,提前实施一批“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盘活用好财政存量资金,大力鼓励、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西藏自治区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期间不断出现应该进行投资驱动还是消费驱动的争论。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认为,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都应该服务于最终的稳增长目标上来,而实现稳增长的实现途径,就是要确保需求稳定。
彭刚强调,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看,尽管消费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但在收入分配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尚未发生明显大幅变化的情况下,消费增长在短期内仍难以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