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喆做客中国政府网,解读一季度国民经济经济数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已于4月15日发布2016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
访谈中,宁吉喆回应了经济运行态势、是否仍处于合理区间、为什么说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季度有哪几组“给力”的数据、如何“稳”住“就业底盘”等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此外,对于猪肉价格的上涨、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趋势、钢铁和煤炭产能得到化解等近期的热点经济问题,宁吉喆也一一给予解答。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总理最近说,今年“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都有哪几组“给力”的数据好于预期?
宁吉喆: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15号已经发布了。应该说从一季度的数据看,结论正像总理所说的,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新,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总的来看,经济形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首先,最给力的数据还是经济增长的指标,就是GDP增长6.7%,这是在中国经济总量很大的基数上取得的,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也是最好的。我国的经济增速大幅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经济体。印度虽然增速比我们高一点,但它的经济总量只有我们的五分之一还不到。6.7%的速度好于预期。年初中国经济遇到了国际国内市场的剧烈波动,一部分人预期不太乐观,但是两三个月后,最终统计数据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平稳的。
第二就是就业。总理说看经济发展不仅要看增速,还要看就业。一季度就业也是平稳的。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失业率数据,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12%,比去年同期下降0.07个百分点,环比持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查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318万人,全年提出的目标是1000万,就业目标达到了预期,是比较好的开端。
第三是物价,也是好于预期。虽然社会上有对蔬菜、猪肉涨价的担心,但是反映综合物价水平的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季度上涨了2.1%。大家知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预期目标是3%左右,2.1%离3%还是有较大空间的。第四是农业稳,价格指数平稳和农业还是有关系的,虽然猪肉受到周期、蔬菜受到气候的影响,但是从种植业看,春耕春播现在开始了,冬小麦苗情好于往年。农业稳天下稳,这是整个经济稳定的因素之一。
总结来看,就是四个稳: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农业稳。同时还有最令大家感到欣慰的是什么呢?就是经济形势中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首先体现在有效投资加快了。因为投资还是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去年在经济下行当中,投资增速逐渐下滑,今年一季度扭转了投资增速下滑的态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7%,比去年全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这很不容易。特别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一季度增长了39.5%,而去年这个时候是增长6.1%,这就说明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十三五”规划的部署,加大了有效投资的力度,开工项目增加了,基础设施投资增加较快。
第二个积极变化就是工业生产回稳。一至二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三月份增长6.8%,所以一季度增长5.8%,这也很不容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这个速度是有支撑的,比如说用电量、货运量等指标出现了回升,汽车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也都保持了较快增长,拉动了工业回稳。
第三个就是通货紧缩得到抑制。虽然现在没有出现全局性通货紧缩,但工业领域里确实存在着结构性的通货紧缩。PPI即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近50个月来负增长,现在仍然是负增长,但是一季度降幅收窄。一季度PPI同比下降4.8%,去年是下降5.2%。今年3月下降4.3%,而且3月环比是2014年1月以来首次正增长。这说明通货紧缩的压力有所减缓,这也是很好的苗头。
第四个就是房地产销售出现了回暖。我们国家的房地产还是有刚性需求的,特别是在城市里需求旺盛。同时也有很多库存,一季度国家采取了去库存的一些政策措施,在社会上也得到了广泛响应。现在房地产销售回暖了,而且数字很可观,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0%多,销售额增长50%多,房价有所上升。房地产是一个支柱产业,我们既要防止房价过高上涨,同时还是希望有刚性需求的人能够来买房,能够实现住有所居的愿望。从国家来说是鼓励刚需的,鼓励以居住为目的的住宅业发展。现在房地产的回暖,总的来看也是一个积极变化。当然一线大城市和个别二线城市房价涨得过高,因此采取了因城施策的措施来稳定房价,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这已初见成效。
第五个就是市场预期好转,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到今年年初,国内外市场波动比较大,国际上有少数人唱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信心有所受损。但是从三月份来看,反映信心的PMI指数,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荣枯线以下,现在又回到50.2%,重回荣枯线以上。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也看好。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调低了全世界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它把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调高了0.2个百分点,对中国经济信心增强。
从这几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数字来看,一季度中国经济总体平稳,出现了积极变化。
主持人:总理说他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儿就是把各项数据“捋一遍”。现在进入二季度了,您现在最关心哪些数据?
宁吉喆:我现在担任统计局长,以前我在国研室工作,也是为总理服务的,总理对数据非常熟悉,确实是每天都要看。这一点我印象深刻。作为统计局长,不光早上要看数据,中午要看,晚上也要看,每一天都要跟数据打交道。今年一季度的数据,除了刚才讲的总体平稳、出现积极变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稳中有进、进中有新。十八大以来,我们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始终在推进,今年仍然保持了这个态势。
所谓“进”主要是结构调整方面有优化、有升级。比如说产业结构上面是“进”的,就是服务业这几年成为我们最大的产业,不光是带动就业最大,产值也是最大。刚刚公布的6.7%的GDP增长构成中,服务业增长7.6%,占GDP比重56.9%,比去年同期提高两个百分点,当然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服务业水平还是较低的,潜力很大。而且中国这几年服务业上升是有实质性内容的,无论是住、行还是服务性的消费,都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服务业上升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进步的标志。
其次,投资结构在改善。一季度服务业的投资增长12.6%,因为有需求,投资就跟着上来了。另外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都是两位数增长。投资结构的改善起着先导作用,有利于下一步产业结构的改善升级,这反映出未来经济结构有好的变化。
第三,消费结构也在改善。居民的吃穿用住行,特别是体现在文化、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方面发展很快。有一个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就是恩格尔系数,过去居民消费结构中,50%都消费在食品上,现在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30%左右,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其他消费上来了,这也是经济转型很重要的指标。特别是今年很明显的,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得到抑制的同时,大众餐饮、大众旅游都上来了。大众旅游非常兴旺,节假日高铁、飞机往往一票难求,著名景点通常是一片沸腾,出境旅游更是火爆。还有信息消费、网络消费等,增长率都接近30%。
第四发展质量有提升,主要体现在环境的质量在改善。今年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5.3%,去年全年下降了5.6%,今年一季度又是继续下降,而且据有关部门数据,PM2.5从全国部分城市监测,减少了7.6%,好天气的天数比率增加了6.5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在改善。这几方面都体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这样的数字谁看了都高兴。
主持人:那一季度这些数据给二季度提供的基础牢不牢呢?
宁吉喆:稳中有进,有利于巩固平稳发展的基础。结构性的转型是这几年的发展趋势,比如刚才讲的服务业比重上升、投资结构改善、消费结构改善,这个趋势随着我们继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应该说在二季度还会延续。
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进中还有“新”。所谓“新”:一是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要培育新动能,改造传统动能,就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从单纯追求速度到更多追求质量的转变。近几年政府加快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力度很大,平均每天新增一万户企业,今年一季度还保持了这个势头,每天新创办企业还是在11000家以上,一个季度下来就是100多万家。市场活动主体增多了,给经济带来新的动能,这是一个“新”。
二是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刚才说到网络,它就是一种新业态,它带来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产生了很多新的业态。网上购物已经很多年了,现在还可以将工农业生产结合起来,网上组织研发、网上订货营销等,这都产生了许多新业态。服务业为什么增长很快?就是因为一些新的门类和业态支撑了服务业发展,比如说信息服务业、技术咨询等服务业,它的增长速度都是20%多。还有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国家统计局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强“三新”统计,以全面反映新经济发展。
主持人:大家觉得您讲的“三新”统计数据好象不够具体,能举例说明吗?
宁吉喆:例如,现在网络零售、物流配送、商品快递已经可以拿出数据,社会消费品总额当中过去搞不清楚网络零售额是多少,现在通过大数据的办法能够搞清楚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一季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超过10%,增长率还是很高的,今年一季度仍然保持了25.9%的增长速度。
主持人:现在都在说新经济占比,现在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吗?
宁吉喆:现在还不全,这是我到统计局来的一大任务,我们准备在今年之内建立起来,个别地区已经走在前面了,比如说深圳。说“三新”也好,说“四新”也好,首先是新产业,新产业又可以分解为新产品和新服务。另外就是新业态,就是还没有形成产业的一种业态。还有一种叫做新的商业模式。如果要详细讲起来,包括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等很多领域。将来我们能具体划分到哪些是新产品、哪些是新服务。现在工业领域比较好把握,比如说工业机器人肯定是新产品,今年一季度增长19.9%,新能源汽车也是新产品,一季度同比增长80.7%。还有汽车里面的新产品,例如SUV增长56.5%。
主持人:新经济的统计是不是需要统计局给出新的统计方法?
宁吉喆:我们有一套新的制度方法,局里已经研究,并同地方交换了意见。因为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太快,我们要跟上这个潮流,特别是中国,在这一轮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当中,我们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在电子商务上还超过他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新企业,这些新的东西,二季度还会进一步壮大,结构调整的趋势还会持续。中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同时我们要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容忽视,一季度GDP增长6.7%,比去年增幅还是略有下降的,去年全年是6.9%。虽然从结构调整和新经济发展两方面来看,新动能在加快积聚,但从总量角度看,从供求平衡的角度看,经济下行压力还是存在的。
首先,国际市场依然低迷。美国市场现在稍微好一点,但也不巩固,日本安倍政府的刺激政策效果不明显,欧洲虽然在缓慢复苏,但是有很多地缘政治矛盾、难民问题、乌克兰问题等等,都在影响经济,所以整个世界经济复苏不顺畅。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出口就会受到影响。再加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走向不明朗,外部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
从内部看,结构调整阵痛在持续释放,仍然有下行压力。要夯实经济积极变化基础,就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把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努力保持结构调整优化,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有新的趋势,这样中国经济就能顺利实现全年发展目标。现在刚过一季度,绝不能掉以轻心,二季度、下半年还要继续努力,不能有丝毫松懈。
主持人:听说您今天还带来一组有意思的数据,而且还是“看图说话”。是什么?
宁吉喆:大家知道今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近几年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大力发展新经济,都属于供给侧,都跟改革有关系,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各地方、各部门都在加快贯彻落实。一季度经济形势的积极变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很大关系的,初步显现了改革的效益。现在给大家展示的这个图就是去产能的数据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改革初显效应。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两个领域,一个是钢铁,一个是煤炭。一季度它们的产量都是负增长,粗钢产量是同比下降3.2%,原煤产量下降5.3%。
第二是去库存,我们这里是以房地产库存为例的。请看图上这个数据,2016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0%以上,销售额增长50%以上,这就是去库存的表现。商品房待销面积是减少的,3月末比2月末减少了415万平方米。从工业领域看,产成品存货增速也在下降的,去年2月末产成品存货增长8.5%,而今年2月末只增长了0.7%,库存增长明显放缓,这表明工业领域去库存也取得了成效。第三是去杠杆。这个任务更艰巨一点,但工业企业表现还是很棒的,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个百分点,这表明相当一部分企业杠杆率没升高,还略有下降。
第四是降成本。今年降税降费政策力度加大,1-2月份,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都有所下降,分别降了0.29元和0.42元。第五是补短板,主要是体现在投资上。现在精准脱贫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对电力、电信、市政公用等既用于生产又用于生活的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加大。今年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近20%。
主持人:“三去一降一补”这些战果,总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宁吉喆:说明在当前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这些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也说明今年以来,各地方、各部门贯彻落实改革和宏观调控政策是有力的,在今年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下,广大干部群众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在提高。特别是“十三五”规划构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鼓舞人心。此外,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台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现在开始落地了。
这同时还说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大有潜力、大有希望,只要把潜力发挥出来,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小康。从一季度的数据看,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十三五”开局之年有了好的起步,这更加鼓舞我们的信心,更加需要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继续共同努力。
主持人:一季度数据发布后,您有没有上网“刷”一刷网上的反映?我们今天也从中国政府网的网友留言中,精选出了与一季度经济数据相关的热点问题,我代表网民朋友提问,请宁局长作答,回应关切。
网友红尘:现在物价上涨之快,完全跑过了GDP,猪肉价格不断上涨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宁吉喆:红尘这位网友,滚滚红尘,这个名字很好。网络我肯定是天天都要看的,我也用手机上网。红尘网民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很多网民都很关注的事情。
我前面讲到,今年一季度猪肉、蔬菜价格上涨稍微快一点,同比上涨了20%多,但这确实是有它的原因。猪生产有一个猪周期,在中国来讲一般是三四年时间。去年、前年猪肉价格下跌较多,养殖户就减少了养殖量,也就是产量减少了,但是猪肉的需求量没有减少,所以今年恰恰处在猪周期的产量减少以后的价格上涨期。这个信号会传导到猪的生产商,这就会刺激养殖户再次调整养殖结构,增加猪肉供应。因此,从长期看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上涨是没有基础的。蔬菜也是这样,蔬菜受到季节天气的影响,今年天气冷热变化很不均匀,忽冷忽热,蔬菜都坏死了。但是蔬菜恢复时间较短,天气一转暖,蔬菜供应马上就会好起来。
就这两个产品的价格上涨情况,网民担心会不会引起全局性的通货膨胀,肯定说,是不会的。虽然这两个产品涨价幅度比较大,但是在整个居民消费当中占的比例还是有限的,它会影响一些中低收入者的生活,但不会引起全面的通货膨胀,从整个农产品供应来看是充足的。另外,工业产品价格总的还是在下降的,因为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不光是钢铁等资源型产品过剩,有些日常消费品也是供应很充足的。中国在世界上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第一,我国的工业品不仅仅供应国内,也供应国外,全世界的一般工业消费品的30-40%都是中国供应的,所以不必担心全局性通货膨胀。
通常大家用CPI来衡量通货膨胀,今年一季度CPI上涨2.1%。但是从核心CPI看,也就是扣除能源和食品以后的物价指数看,一季度才上涨1.4%。现在,各级政府也在采取一些措施保持物价水平稳定,例如,调整农业结构,保证流通畅通。
主持人:我们这里也有多个行业的网民反映,“买菜的说太贵,卖菜的说太便宜”,对于这种矛盾,数据是如何“说话”的?
宁吉喆:这实际反映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感受不同。从消费者来说,物价上涨,肯定觉得东西都贵了,所以“买菜的说太贵”。“卖菜的说太便宜”,从工业生产者价格来看,就是PPI指数,一季度是下降4.8%,有些产品生产出来卖不出价,价格在下降,所以生产者觉得卖便宜了。从农业生产者角度看,我们用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来看,一季度虽然它还是正的,但是一个比较低的涨幅,比如大家日常消费比较多的蔬菜,它的生产者价格涨幅就低于CPI中的消费价格涨幅。这也造成了消费者和生产者感受的巨大反差。总的来看,生产者价格比较低,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但食品价格特别是日常消费的主要产品由于特殊原因上涨的快,给大家带来了“太贵”的感受。所以,这两句话并存,反映了现实。
主持人:什么时候感受上会好一点呢?
宁吉喆:最好的情况就是生产者觉得卖东西能赚到钱,消费者也觉得买东西不贵,理想状况是这样的。随着农牧业生产调节和天气转暖,蔬菜价格在上半年将会改善,猪肉价格可能在下半年会改善。政府相关政策的力度加大一点,改善就会快一点。我们国家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相信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菜篮子一定会得到保障。
网友刀剑笑:现在国家大力去房地产库存,然而现实是房价一线城市暴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一潭死水。数据到底是“热”还是“冷”?
宁吉喆:这个问题反映的是房地产市场分化的现象,也就是一线城市供求关系很紧张,房价容易上涨,二线城市有几个也接近于一线城市,价格涨得也比较快,三四线城市可能房地产库存比需求多,所以动静小。网民提出的数据冷热现象正好反映了房地产分化的现象。
大家知道,房地产市场是高度属地性的,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不一样,这种分化确实存在。3月份这种分化已经从一二线城市传导到三四线城市了。根据建设部最新的网签数字,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取得了一定进展,有所好转。但尽管如此,一线城市房价过热,这就影响市民利益了,房价涨得那么高,也影响到了整个经济的运行成本,所以现在是分城施策。大家注意到,像深圳、上海、北京、广州,都出台了一些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政策措施,针对性很强,该限购的还得限购。二线城市房价要保持稳定,因为二线城市除了个别城市房价比较高,多数还是处于去库存状态的。三线城市要鼓励更多地去库存。
四线城市更要鼓励,因为四线城市更接近农民,一般都是县城、小城市,政府还是希望在沿海打工的部分农民能够回乡创业,进入县城。经过努力,各地肯定还有分化、还有冷热,但不至于像网民反映的差好几十度,可能是在容忍范围之内。作为大城市,光靠控制措施是不行的,还要增加住房的供给,因为大城市经济和人口聚集能力强,要增加住房土地供给,要有一些城市群。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要结合京津冀整体发展,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房地产保持平稳发展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这么快,保持房地产稳定更是我国的一项重点任务,但是不能全国一刀切,必须分城施策。
主持人:部分网民关注“去产能”后的就业问题。全国就业数据是如何反映的?如何“稳”住总理说的就业这个经济运行的“底盘”?
宁吉喆:一季度就业总体形势是平稳的,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还在稳定范围之内。但是这位网民说的“去产能”当中必然涉及到部分企业的人员安置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些产能过剩的企业可能要兼并重组,有些可能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有些可能进行国际合作了,确实是涉及到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现在看来,在“三去一降一补”结构性改革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再就业。再就业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将就业人员转移到新的产业领域。必须加强对再就业人员的扶持、鼓励和培训,今年政府已经加大了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多次产业结构调整,比如90年代末的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到的人比现在还多,但都成功实现了再就业。当时上海一个市就有百万纺织工人转移到服务业,很成功。在新的历史情况下,更要鼓励再就业人员到新的产业中就业创业。当然,还有一些人确实快到退休年龄了,身体不好,那么国家要通过社会保障来免除这类人的后顾之忧。当然成功的例子还是有的,比如河北是钢铁大省,过去两年已经去了数千万吨的产能,但失业率并没有上升,说明地方还是有办法的。
主持人:目前产业分化加速,我们注意到,很多与民生相关的服务业、新兴产业,增长保持“两位数”。有网友就问了,它们带来的新服务、新产品,将给老百姓的消费,带来什么实在好处?
宁吉喆:应该说这些好处我们都已经享受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别的不说,这几年发展的新产业,比如旅游产业就实现了与网络结合。现在你要出去旅游,在电脑上,想订哪个地方的房间、参加旅游团、自由行、家庭游等等都很方便,这就是新兴产业给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餐饮行业也是,现在在北京通过互联网叫外卖很方便。再比如文化产业,在全国电影产业发展非常快,电影票房一季度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再比如旅馆业,连锁旅馆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原来旧的厂房或者旧的办公楼改造成旅馆,又便宜又方便。这些新的产业发展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至于新产品更不用说了,视听产品、智能手机,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高铁、高速公路缩短了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云计算出现后,个人都不用储存数据了,都在云端了,人脑、电脑腾出来搞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
主持人:政府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宁吉喆:政府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的作用,一是政策导向。真正创业创新还是要靠企业家、科学家、个人去努力,政府的作用就是政策导向,创造一个有利于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环境。二是政府要搭建平台。比如孵化器、经济技术开发区那样的服务机构、众创空间等,让创业者可以低成本地进入。三是要鼓励创业文化。创业创新肯定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要宽容失败。奖励成功很重要,但是宽容失败也很重要。四是政府可以组建一些支持创业创新的基金,就是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比如深圳高新技术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因为在90年代深圳就成立了产业化基金,过去是香港技术水平比深圳高,现在是深圳比香港高,就是因为环境、平台、资金发生了变化。五是政府要采取鼓励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
主持人:感谢宁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宁吉喆:感谢主持人,感谢广大网民,在中国政府网上关心中国统计,关心中国的统计数据。希望我们的统计数据能够与广大网民的生产生活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通过应用统计数据,使大家的生产生活更具前瞻性、基础性。我们一起共创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