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皇宫(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飞机在文莱国际机场徐徐降落,远处一座有着巨大圆形金顶、浓郁伊斯兰风情的宏伟建筑跃入眼帘,那就是被戏称为“金子堆起来的”宫殿——文莱皇宫。由于巨额的财富和君主制,文莱在世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
受益于上个世纪油气田的相继发现,这个只有42万人口、面积仅相当于上海的袖珍国家,逐步发展成为富甲一方的石油王国,人均收入位列东盟国家第二。长期以来,油气产业一直主宰着文莱的经济命脉。
转折发生在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开始暴跌,对文莱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年负增长,对外贸易缩水、财政收入锐减、赤字严重。“东方科威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经济多元化刻不容缓。
“‘一带一路’倡议为文莱提供了很多机会,包括投资机会和‘互联互通’等项目的机会,能够提升我们的基础设施,促进贸易、金融发展,加深人文交流,帮助文莱实现经济多元化的目标。”文莱外交与贸易部副常秘Nor Ashikin Johari 8月24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家,文莱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一带一路”合作使文莱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过度依赖油气资源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油气收入约占文莱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财政收入来源的90%和外贸出口的95%以上。
近几年,油气产量下降以及国际原油价格低迷,令文莱油气产业备受打击。数据显示,文莱油气产业2015年下滑1.1%,2016年下滑幅度扩大至6.1%,导致文莱经常账结余及财政收入急挫,经济连续衰退。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文莱经济分别萎缩了2.3%、0.6%和2.5%。
今天,油气产业仍支撑着文莱一半以上的GDP,这个坐拥丰富油气资源的东南亚产油国期待产量在未来几十年能够翻倍。然而,油价持续低迷、电动汽车取代内燃机汽车等潜在趋势,都给前景蒙上阴影,文莱的能源依赖型经济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文莱政府早已意识到过度依赖油气资源的危害。早在2008年1月,文莱政府就宣布启动“文莱2035宏愿”,开始推动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力争到2035年使国民人均收入进入世界前十名。但在油价一路高歌的日子里,政府并无动力积极推进,成效十分有限。
文莱产业结构的现状是,油气收入主要依赖出口,下游并未进行很好的拓展,油气产品缺乏附加值;非油气产业主要有建筑业、旅游、贸易、交通和金融等服务业,制造业几乎空白。
在严峻的挑战之下,文莱进入了“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苏丹的重要讲话中均体现出加快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决心。文莱经济发展委员会(BEDB)网站资料显示,清真、科技与创意产业、商业服务、旅游业以及下游石油和天然气为五大优先发展领域。
为加快吸引外资,加快经济多元化发展,文莱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例如实施了“先锋产业”计划,对国内亟须发展的行业免除企业所得税和进口设备关税,免税期长达11年,出口型服务行业可享受长达20年免税政策,并可根据后续投资情况延长免税期。此外,文莱还计划建设自由贸易区和经济特区。
打造“文莱清真”品牌是经济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推动清真产业发展,文莱成立了“环球清真产业处”(GHID)。目前,文莱清真产业园区包括农业科技园和生物创新走廊,正在大力招商引资。
油气产业仍将是文莱的支柱产业,预计到2030年,文莱油气产业的支出将达到88亿文元。长期以来,文莱的油气开发依赖西方的技术和管理。文莱政府希望,到2035年,文莱油气产业能够提供5万个工作岗位,本地就业率达到80%,本地经济成分力争达到60%。
文莱一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者,并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9月在广西南宁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与文莱‘2035宏愿’增强基建能力和改善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高度契合。二者对接,既可助力文莱经济多元化发展,也可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与旅游领域的合作。
对接“海上丝绸之路”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第二次任主题国的文莱成为焦点。文莱苏丹哈桑纳尔率团来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文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两国“一带一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文方表示,愿在农业、渔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清真食品、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强同中方的务实合作。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文两国经贸合作正在全面展开,涵盖金融、电信、物流、油气、港口运营、道路桥梁建设、产业园开发、香料生产加工、新能源汽车、清真食品和水产养殖等领域。
恒逸文莱PMB项目是文莱近年来最大的单一外商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34.45亿美元,备受两国政府重视。这个800万吨级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位于大摩拉岛,由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和文莱财政部全资设立的主权基金(SDC)合资建设,预计2018年底投产。
有分析指出,该项目的建成投产,有利于提升文莱炼化一体化项目集约化、规模化和一体化水平,有望将文莱项目打造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炼厂典范。
“恒逸项目建成投产之后,将逐步产生收益和联动效应,上下游、相关产业会陆续进来。中国企业增多后,中国对文莱经济的影响力将提升,有望把它从经济低谷带上来。”8月23日,中国驻文莱大使馆经商处主任朱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
港口投资合作也是一大亮点。今年年初,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旗下的北部湾控股(香港)公司与文莱达鲁萨兰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摩拉港有限公司,正式接管了文莱摩拉港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截至今年4月,该港集装箱吞吐量已增长25%,操作效率显著提升。
摩拉港是文莱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通道,目前文莱除油气资源外90%的进出口货物均途经摩拉港。尽管文莱市场容量小,但东盟经济共同体(AEC)形成6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文莱经济的发展空间有望以此获得扩展。文莱致力于将摩拉港建成国际大港,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希望将自身打造为东盟及东盟东部增长区的航运中心、运输中枢。在此设立一个经济特区成为潜在选项,不过,经济特区所处位置尚未确定,方案仍在规划设计中。
广西北部湾集团将助其实现这一目标。据了解,摩拉港有限公司计划通过逐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摩拉港的竞争力,同时开发建设后方自贸区、工业园和物流园,实现港-产-园协调发展,吸引更多的产业到文莱投资。
文莱摩拉港集装箱码头项目是文莱-广西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2014年,中国与文莱共同推动建立了文莱-广西经济走廊,双方在农业、工业、港口物流、清真食品加工、医疗保健、生物医药、旅游等领域全面开展合作。据了解,除摩拉港码头运营项目之外,走廊框架下已落地的还有海世通渔业养殖项目。
哈桑纳尔9月在南宁出席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时表示,广西有着较强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投资及管理经验,文莱则提供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全球穆斯林市场的途径,期待双方充分利用好“文莱-广西经济走廊”,使之成为中国进入东盟市场和全球穆斯林市场的一条捷径。
据了解,广西瑞安物流公司将与文莱经济发展局合作,在广西和文莱设立香料生产、加工和贸易基地,销往穆斯林国家及欧美市场。
在基建领域,中国建筑、中国港湾、中国水电等中资企业的身影活跃在桥梁、水坝等项目上。据商务部资料,据中国商务部资料,文莱政府2014年发布《陆路交通总体规划》,计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逐步扩建和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中文基建合作迎来机遇期。
中国投资注入活力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文投资迅速增长。据中方统计,截至2017年7月底,文累计对华实际投资金额27.8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文累计直接投资1.7亿美元,华为、中银香港等30余家中企纷纷在文莱扎根,为文莱市场注入活力。
“当前文莱政府对于引进其他国家的产业有迫切需求,对外商投资特别是中方的投资很感兴趣。近两年来,来文莱考察的团体特别多,中国企业态度非常积极。文莱经济下滑对于中企进入文莱市场是一个机会,可通过投资在这里不断地发展壮大。”朱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朱荣介绍,文莱的投资环境有其独特优势:国内政治稳定,土地、电力、水等资源、能源成本较低;赋税较低,以征收18.5%的企业所得税为主,在东盟地区属较低水平,无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同时,劣势也不容忽视:文莱工业结构单一,商业体系不完善,投资其他产业缺乏上下游环节的相关配套,并且当地的合作伙伴难寻;文莱人口少,相关专业人士有限,缺乏成熟的技术工人,劳动力成本较高。
“因此,中企进入文莱时产业选择十分重要,要考虑和当地产业的衔接,并且不能依赖文莱的劳动力和市场。石化相关的项目受政府欢迎,由于文莱环评标准很高,钢铁等产业不是引进的目标。”朱荣说。
在他看来,文莱是个理想的“加工基地”,适合从他国进口原材料,在文莱进行加工并将成品出口海外的“大进大出型”企业,如葫芦岛钢管厂。在东盟国家中,文莱地理位置优越,自此出口产品可降低运输成本。
由于宗教文化的特殊性,文莱缺乏娱乐设施,并且禁酒,发展旅游业等产业受到制约。
尽管拥有华丽的金顶清真寺、帝国酒店,这个被婆罗洲热带雨林包围的国家整体仍给人留下宁静、质朴的印象。在首都,目之所及未见几座高楼,从城市建设难以看出这是一片富裕之地。事实上,文莱的富裕更多地体现在优厚的福利上:文莱人民享受居住补助、廉价汽油、免费的医疗和教育,这在财政收入锐减的时期也成为政府“难以承受之重”。
记者了解到,文莱失业率高企,官方公布失业人数约1万人,潜在的失业人数可能更多。近几年,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压力颇大,项目能否解决当地就业也是一个主要考量。
“中企对文莱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我们不希望它们‘一窝蜂’地到这里来,文莱市场容量小,本身资源承受力也有限,希望中企能够慎重选择,”朱荣说,“今年,文莱的项目进入了全面的建设期,我们的任务是把这几个项目扎扎实实地做好,让文莱对中企树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