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息北京8月19日电(记者赵晖、樊宇)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日前公布最新预测称,2016年拉美经济将萎缩0.8%,幅度超过去年的0.5%。其中,第一大经济体巴西经济预计下滑3.5%,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经济降幅分别为8%和1.5%。
与此同时,作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拉美的双边贸易额也在2015年出现了“黄金十年”后的首次下滑,比上一年下降超过10%。
尽管如此,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柴瑜看来,如果仅凭这些数据就对拉美经济和中拉经贸合作前景表示悲观,其实大可不必。拉美整体经济处于可控范围内,不太可能发生地区性经济危机。而中拉贸易额波动是世界贸易萎缩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推动中拉经贸合作提质升级的内在动力。
柴瑜告诉记者,过去一年里,在内外不利因素相互叠加的作用下,拉美经济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就外部环境而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低迷、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断,导致市场信心不足。
就内部因素而言,过度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经济模式使一些拉美大国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短视行为,错过了实施经济结构升级的大好时机。同时,随着出口收入减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施展空间被大幅压缩,对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刺激作用减弱,政局不稳更是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柴瑜说,虽然从整体上看拉美将出现30多年以来首次连续两年经济负增长,但地区内部呈现出分化趋势,除南美地区下滑2.1%外,中美洲和墨西哥由于受到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拉动,预计将实现3.8%和2.3%的增长。
另外,目前拉美经济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危机症状。自上世纪80年代爆发债务危机以来,拉美曾沦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代名词”,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低下。但步入21世纪后,拉美国家普遍实施更为审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执行严格的通胀和财政赤字双目标制,将通胀和外债水平维持在可控范围内,风险敞口有所缩小。
与此同时,过往的危机让拉美与国际市场接轨意识增强,新兴的中产阶级对优质产品有更多需求,国内供求平衡开始向需求方倾斜。广阔的市场、旺盛的需求以及投资便利化政策相继出台将使拉美重新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香饽饽”。
这也为中国强化与拉美的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柴瑜指出,受大宗商品剧烈波动影响,以贸易为主导的中拉合作模式正在遭遇瓶颈。随着中拉携手步入经济新常态,经贸合作开始逐步迈向贸易、投资和金融多引擎牵引时代。
2015年中国对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达到214.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67%。投资涉及能源、矿产、农业、金融、基础设施、制造、服务业等诸多领域,在投资领域实现了优势互补。
据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迪罗基公司统计,2016年以来,中国投资商共在巴西发起总额为106亿美元的并购案,占外国企业在巴西并购总额的60%,并超过去年全年中国在巴西投资的一倍以上。另据《圣保罗页报》透露,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准备斥资87.2亿美元收购巴西第三大电力企业CPFL。
面向未来,柴瑜建议,中拉之间应加大贸易和投资协定的覆盖面,同时通过加强与美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的合作,鼓励拉美国家开辟一些经济特区和开发区作为“试验田”,并将成功经验及时推广。
对于企业来说,她认为,做好前期调研尤为重要,要加大对当地政策和市场的深入研究。“只有做好功课,才能期待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