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息北京8月26日电(记者姜琳 李延霞)作为国内唯一在原址上再建的国际商旅文化产业项目,大唐西市深挖丝路文化,总投资额80多亿元,年接待游客已超过1000万人次。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崔雪莉告诉记者,现在银行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服务更积极灵活了。
“8亿元中长期物业经营贷款,恒丰银行短短几天就批下来了。不仅效率高,还为我们的商户创新了经营贷、租金贷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没出现一笔不良贷款,我们与恒丰银行发的联名卡已超过1.2万张。”崔雪莉认为,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中,银行和企业做到了双赢。
据记者了解,鉴于大项目对资金规模和风险识别等要求较高,一些中小银行便以差异化的竞争来“争抢蛋糕”。
以体量巨大的国家开发银行为例。截至2016年6月底,国开行国际业务余额已超过3200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支持项目超过600个,贷款余额超过1100亿美元。
恒丰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助理陈安坦言,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大银行有大银行的做法,小银行有小银行的做法。
“单从投放规模上来讲,中小银行难以与大银行抗衡。小银行主要是靠创新产品、模式,其次是加强存量信贷的管理,不断提高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陈安介绍,该行布局“一带一路”,除重点投放文化旅游、能源化工、电子信息及高端装备等产业外,还会涉及民生领域的小项目,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以及一些农业项目。
专家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银行业在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竞跑”不断提速,尤其是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记者注意到,随着合作方式、币种和国别的变化,特别是当传统融资市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各商业银行不断拓展新业务,包括资产证券化、资产托管、银证合作、银保合作和银期合作等,不仅响应速度越来越快,决策机制也越来越灵活。
例如,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对“一带一路”客户进行了名单制重点推动,在信贷资源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当某轻工制造业公司因业务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境外收购融资支持,该行就利用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平台直接给企业境外项目公司授信,并迅速发放6.5亿元贷款,帮助企业按时完成交割。
“在国内竞争已高度同质化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无疑为各家银行打开了更大的市场,需要银行设计综合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跟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室主任曾刚说,“在这个过程中,不同金融机构的作用都会得到发挥。但谁跑得快,谁能抢占更多市场,就取决于其挖掘优质客户的能力和把握风险的水平。”
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表示,未来将继续积极支持和推动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融资力度,立足自身定位不断创新产品;同时银行业也要积极主动防范布局中的各种风险,坚持从商业性原则出发进行项目筛选,并加强风险管控工具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