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自贸区洋山港集装箱码头(2015年12月8日摄)
新华社信息上海9月13日电 (记者何欣荣) 6:30,航班在浦东机场落地。7:19,空运货物入库理货。8:28,向海关进行进境申报。10:10,货物通关出区进入国内,距飞机落地仅3小时40分钟——今年9月上旬,一批国际知名时尚品牌服装,创造了上海自贸区空运物流的新速度。
今年9月底,上海自贸区运行将满三周年。瞄准贸易便利化这个大目标,海关部门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先后推出31项创新制度并全部形成公开透明的规范标准。在此基础上,一套新的海关监管制度基本形成。
以刷新通关纪录的服装进口为例,其中就暗藏着不少“新门道”。比如,先进区后报关。中远空港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路明说,货物刚到港的时候,很多信息并不详细,这时候去报关,既费时又容易出错。改为“先进区后报关”后,可以在入库的时候进行申报整理,等到出货的时候申报也完成了。“这个政策出来后,客户拍手称快。”
此外,还有“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元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郁雄伟告诉记者:“原来自贸区的保税仓库不能放非保税货物,带来很多麻烦。比如跨境电商的退货单比较多,退回来的货物交过关税属于非保税货物,需要另找仓库处理。增加运输成本不说,管理难度也非常大。实行分类监管后,用信息化的手段监控,所有货物在保税仓库统一配送,效率大大提升。”
得益于这些改革,目前上海自贸区一线进出境平均通关时间较上海关区缩短78.5%和31.7%。上半年上海自贸区合计进出口值逾5400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快消品牌,以快取胜。对我们来说,时间就是成本,就是竞争力。在自贸区通关效率的支持下,今年上半年我们完成进口货值近6.5亿元、报关单数1万余票,环比分别增长50.5%和108.5%。”上述国际服装品牌中国区负责人表示。
以企业获得感为靶心,自贸区的海关新政正在与市场主体形成良性互动格局。郁雄伟说,每次改革前期,海关都会邀请企业参与研讨,在调研后的一两个月内会有一个“接地气”的政策发布。“我们自己享受自贸区红利,也为客户争取自贸区红利。”
上海海关副关长郑巨刚介绍,作为全国第一个自贸区,目前上海自贸区推出的31项制度创新中,已有2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的“苗圃”效应达到预期目的。下一步,以“前所未有的便利化和有效管控”为目标,改革还需要推动跨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优化升级现有的贸易监管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