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一带一路

中国大力构建大数据“智慧海洋”

2016-09-27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中国  海洋 

QINGDAO

图为9月26日论坛现场

新华社信息青岛9月27日电 (记者张旭东、王子辰、席敏) 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中国,正大力推动海洋大数据发展,构建“智慧海洋”。

2016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正在此间举行。与会专家指出,大数据是新兴战略性资源,海洋大数据是大数据技术在海洋领域的科学实践,海洋科学已经进入数据和知识双重驱动的新时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指出,海洋大数据涉及种类繁多,包含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化学、海洋遥感和深海观测等,仅物理海洋就有波浪、海流、湿度和盐度等近200种不同的数据变量。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说,中国水产业面临集约化程度低,环境、病原等检测能力极弱且无法分析处理,缺乏技术服务支撑,天灾风险高,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信息不畅和食品安全负面影响大等问题。

互联网与大数据是破解水产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目前,中国正大力推动海洋大数据发展。全球海洋和海洋气候资料中心中国中心、区域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和信息服务示范系统、海岸带海岛基础数据库等项目都在建设当中。

记者在论坛上采访了解到,清华大学正在建设遥感大数据中心,为海洋大数据发展提供支撑,包括海洋风暴潮与内陆洪水监测预警系统、海洋遥感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导航卫星在海洋领域的创新应用等。

王雷介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青岛帮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项目,已在虾蟹养殖中运行近3年,平台用户数量达40余万人。

专家验收意见指出,这个项目构建了智能化水产与大数据平台,可全面收集和分析养殖中主要影响因素,实现了过程监管、环境预警、数据处理和技术指导等。

“这个项目是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平台。”王雷说,通过物联网技术,平台获得24小时养殖水域的溶氧、水温和pH等数据,每周获得45项水质指标,养殖户通过手机APP每天一次投放渔药和饲料等,经销商则通过大数据了解客户和养殖户信息等。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也致力于海洋大数据发展,正建设每秒千万亿次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这将是中国在海洋领域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担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的吴立新提出了“透明海洋”计划,即通过卫星遥感、智能浮标、水下滑翔机、水下机器人、深海空间站等仪器设备,实时或准时获取固定海区不同空间尺度的海洋环境综合信息,服务于航道安全、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安全、海洋防灾减灾以及气候预测等。

清华大学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海洋大数据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乏海量信息的动态获取、智能分析与处理能力,数据共享和聚合仍存在很大瓶颈和障碍,海洋信息的规模化、分类化难度较大,数据安全面临挑战,数据处理速度受限,在线分析和实时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