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一带一路

中日专家认为改善两国关系应发掘积极面

2016-09-29  来源:互联网 

图为9月27日,在日本东京,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璇在第十二届北京-东京论坛上讲话

图为9月27日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璇在第十二届北京-东京论坛上讲话

新华社信息东京9月29日电(记者胡俊凯、 沈红辉、严蕾)在27至28日于东京举行的第十二届北京-东京论坛的外交、政治和安保分论坛上,30余位中日专家学者及政界人士就当前国际秩序变化、东北亚安全形势和中日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办法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认为当前两国关系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发展中日关系应充分挖掘积极面,有效管控消极因素。

与会者认为,世界和亚洲秩序正出现调整,中日各自的发展道路也在经受历史的考验。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说,亚洲地区秩序由三种秩序混合而来:一是二战后建立的秩序;二是冷战秩序;三是亚洲经济合作秩序,比如形成了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东亚峰会等地区秩序,但由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而发生变化。上述三个秩序存在兼容,也存在竞争和对立。中日能否在三个秩序之间形成新的亚洲秩序是个关键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说,关于战后秩序,中日之间存在认知差异,中国重视的是1945年后形成的国际秩序,而日本重视和坚持的是1951年《旧金山和约》缔造的秩序;对于经济秩序,中日之间也存在不同看法。战后由于美国在日本政治经济中的特殊位置,日本的国际政治观被美国因素覆盖,甚至取代。

杨伯江表示,亚洲秩序受多种因素影响,全球重心正向东方转移,亚洲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作用在上升。中日两国的发展道路都在经历历史的考验。中日双方应该培养耐心、共同学习。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说,总体而言,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希望维持总体秩序,进行局部改革,这样对中国和世界都是有利的。问题是有些西方观察家存在一些误解,认为中国要打破国际秩序,对美国取而代之。中国没有这样的想法,这也不符合中国的国际利益。

与会者认为,中日双方应管控好老问题、防止新问题,改善中日安全关系,要从危机管理入手。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常务理事、联合国原副秘书长陈健说,当前中日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如何防止两国从合作走向对抗是重要课题。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日中关系今后会改善,也必须改善。日中斗则损,反之,如果日中相互合作就会共赢。

中国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姚云竹认为,改善中日安全关系要从危机管理入手,防止误判和升级。在有效防控危机的基础上,中日防务部门应该在抢险救灾、搜索救援以及在网络、太空等新兴领域的安全和规则设置等领域拓展合作。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沱生表示,中日两国应切实加强争端与危机管控,努力开展安全合作,包括:尽快启动中日海空联络机制;管控好分歧,开展对话而非在多边场合挑起争论;积极推动中日安全对话、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取得成果;积极推进完善两国执法部门联络机制的磋商以及争取早日恢复两国领导人的正式对话和互访等。

上智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代表、前日本驻美大使藤崎一郎说,日中都要研究怎么应付民族主义高涨的情况,以及如何防止民族主义出现。

日本众议院议员福田达夫表示,希望给两国年轻人更多对话交流的机会来改变对对方的印象。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最高顾问大桥光夫和日本众议院议员玉木雄一郎表示,日中之间不要产生不信任,希望能够加强日中青年政治家之间的交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