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一带一路

法律系统与语言文化的不同是中企在捷投资的主要挑战之一

2016-10-08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法律 

新华社信息布拉格10月8日电(记者王义)第58届捷克布尔诺国际机械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中捷工业贸易与投资合作论坛上,就中国企业在捷克投资在法律层面应注意的问题,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法律系统与语言文化的不同都是中国企业在捷克以及整个中东欧投资的主要挑战之一。

2016年5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并从即日起实施。该意见明确提出,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要健全完善扶持保障政策、进一步建设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发展壮大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健全涉外法律服务方式、提高涉外法律服务质量、稳步推进法律服务业开放,更好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

中国已成为捷克第三大贸易国,捷克成为中国在中东欧的第二大贸易国。双向投资热情持续高涨,中国对捷投资达到近16亿美元,捷克对华投资超过18亿美元。随着中捷双方投资贸易活动的增加,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将会越来越多。

陈贵认为,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中东欧各国贸易和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司法合作和法律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随着经济合作水平的提升,跨国民商事投资和争端也呈增多趋势。同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均不同程度地遭受跨国有组织犯罪、恐怖主义、暴力极端主义、毒品犯罪、网络犯罪等侵害。可喜的是,今年5月4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举行了最高法院院长首次会议,开始探讨如何有效加强司法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中国—中东欧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的与会各国代表团团长合影

图为中国—中东欧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的与会各国代表团团长合影

陈贵说,就大成服务在中东欧中国投资者经验来说,法律商业文化的差异是非常关键的,法律系统思维的不同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均可能影响到投资交易的成功与否。

首先,中国投资者往往对尽职调查并不够充分重视,而更多希望依赖于交易对手的保证或“对赌条款”、违约条款。而在谈判过程中,中国投资者经常将预计会产生困难的前提问题延后讨论,或者对于一些争议内容暂时放弃,但在日后的交易中甚至交易之后才会择机提出。

其次,在中东欧地区国家,较大的标的交易往往通过高度中立与严格的拍卖或招投标程序进行交易, 因而拥有严格的时间表,同时所有竞标者都会认真遵守。相对而言,中国投资者有时对于交易的知悉较晚,需要花时间聘请咨询财务顾问团队,而由于语言问题还需要将当地语言翻译成中文,而且许多交易由于国资原因需要层层审批,这削弱了他们从竞标中获得胜利的机会。除非竞标出现意外或者卖方洞察出中国投资者参与将能获得的巨大利益,才会做出相应调整适合于中国投资者参与。

其三,中国投资者对于目标价值的评估往往与西方投资者不同。通常,西方投资者对于公司估价注重于折现现金流等类别的信息,而中国投资者看重能在中国市场扩张的技术的重大战略价值、与目标关系或者交易中可衍生的关系、目标公司与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协同等等。此外,中国投资者倾向于将诸如其股东、财务报表以及融资来源和债务状况等信息看成是商业秘密。而中东欧地区的出售者通常将上述信息看成是正常的KYC(了解你的顾客)以及出售者前期尽职调查的一部分。

中国企业在捷克投资遇到法律问题不在少数,但大多数都是由于不够重视法律或法律系统、法律文化以及交易习惯不同所造成。陈贵认为,熟悉中国和中东欧当地法律和交易习惯的律师团队,对于与中国投资者避免纠纷和矛盾以及推进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M&A交易中,中国投资者对于欧洲式买卖协议的理解甚少,往往在遇到诸如“目标企业封存式交易 (locked box)”而非“账户估值调整”,更多依赖于“保证条款”而非“违约赔偿条款”等等。“我们不久前接到一个中国投资者的纠纷解决需求,而该纠纷原因在于他们将中国的交易习惯和做法带到捷克来,最后造成双方的矛盾冲突。”陈贵举例说。

陈贵介绍说,作为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大成律师事务所在全球58个国家145城市设有办公室,其中在捷克、波兰、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均设有办公室,而且均属于当地最大律师事务所,在捷克办公室就有150多人。同时,大成在中国40多个主要城市拥有3000多名律师,可与捷克办公室的律师们一起为双边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