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11月26—27日,由山东大学南亚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基地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在南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与会者围绕南亚地区在“一带一路”推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求同存异形成发展合力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复旦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贵洪将南亚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特点概括为五个“二元特性”。如“两个方向”:处于“一带”和“一路”两个发展路径之间;“两个板块”:地理上涉及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次大陆和印度洋等。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教授宋德星分析认为,南亚国家整体上对“一带一路”的推进持欢迎态度。首先,中国欢迎沿线各国“搭顺风车”,展开互利共赢的合作;其次,“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地区发展带来重大利好。这两个因素为南亚国家在如何解决内部矛盾、处理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生成自己的战略机遇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命题。可以说“一带一路”既是发展的“新丝路”,也是“新思路”。 山东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淑兰表示,“一带一路”将有利于南亚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使整个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等形势得到改善。既有“发展”意义,也有“安全”红利。巴基斯坦便是合作成功的样板。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文富德提出,“一带一路”的重点是“互联互通”,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南亚为中国西南部近邻,无论是从“节点”还是“通道”意义上来看,是否“通达”都影响着互联互通的整体性。“互利共赢既是一种理念,也为发展指明了方向。”张淑兰这样说。 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从构建中国与南亚“命运共同体”的角度阐发了看法:“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是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也是成功构建中国与南亚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所在。而经济共赢和人文交流是提高互信程度的两个渠道。” 此外,张淑兰认为,推动“一带一路”在南亚的成功实施,迫切需要学术界展开“接地气”的研究。不仅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的视角去思考,还需要考虑到南亚各国和整个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社会、宗教文化、传媒等各方面的影响。“一带一路”的推进不仅需要硬实力,还需要软实力,学术界应打破学科界限,为国家决策提供坚实、全面、系统的区域国别研究基础。(记者 张清俐 吕梦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