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民表示,巴黎协定提出了在未来一个时期,全球应联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而各国也纷纷提交了自己的文件,确定了在减碳降碳方面的目标,各自制定了低碳发展战略,“各国追求低碳发展应该说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潮流”。
显然,低碳发展也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我们国家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以后,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经济结构出现了部分失衡的现象。传统发展的动力在衰减,其中也包括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在下降”。
马爱民分析称,以上表明我国长期以来的靠高资源、高能源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开辟新的路径,为发展注入新动力,激发活力和潜力。他表示,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向低碳发展转型,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在追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控制,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这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马爱民强调,低碳发展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仅仅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而是未来发展的新模式。他认为,实现低碳发展就必须开展一系列相关工作:需要认真研究低碳发展的规划,技术路线,以及可行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设计既能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又能激励经济发展的双赢政策工具。
他表示,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从试点、市场监管、人才培训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为从高碳企业向低碳企业流动,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推动力。
但是,在碳减排工作当中,如何处理好市场运作与政府关系,在市场管理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好地方市场与全国市场的关系,还需要深入总结和思考。此外,根据低碳发展战略的要求,应建立并应用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工具、绿色信用体系工具对低碳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