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保卫气候,未来三年是制胜关键

2017-07-11  来源:互联网      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碳排放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过去几十年的增长在近三年里停滞了。气候减缓领域的政策与投资的初步成效开始显现。190多个国家通过的国际气候协定也彰显出各国开始正视气候变化的巨大风险。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根据《协定》要求,已经递交过批准文书的美国要到2020年11月才算正式退出《协定》。作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美国的这项决定无疑给全球经济去碳化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我们谈气候变化问题时,时间就是一切。而不论从政策层面 ,还是物理科学的角度,2020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由伦敦碳追踪倡议者、德国及耶鲁大学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中心共同起草的报告指出,如果2020年后全球气温依旧不断上升或者保持在2020年的水平,那么巴黎协定中设立的温升控制目标将几乎不可能实现;联合国于2015年达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恐将无法完成。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在人类活动主导下升高了近1℃,格陵兰岛与南极洲的冰盖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融化。北极海冰最低面积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珊瑚礁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水酸化而大规模白化。整个生态系统正在崩溃边缘。而气候变化引发的热浪、干旱以及海平面上升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情冲击,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世界各地最贫困的人群。

7月7-8号德国汉堡举行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我们期待G20国家能够强调在202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拐点的重要性,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虽然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道阻且艰,但研究表明我们有必要且有能力为之上下求索。

把握转型势头

如果全球碳排放可以在2020年开始下降,那么实现巴黎温升控制目标仍有可能。目前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与生产消费活动正在脱钩(详见下图)。

过去三年,全球经济与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GDP总量平均每年增长3.1%以上,而全球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则保持水平状态。过去四十年里碳排放持平或下降的情况只出现了四次。前三次分别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1992年,以及2009年,并都与全球经济衰退有关,而这一次的原因则与之无关。

美国去年碳排放同比下降了3%,经济同比增长1.6%。中国去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经济同比增长6.7%。尽管现在尚不能断定目前的平台期是否一定预示未来的下降,但现在的趋势令人鼓舞。2016年,中国新增电能的三分之二来自于零碳能源,大部分来自于水电与风能。在欧盟,风能与太阳能占新增能源装机量的四分之三,煤炭需求下降了10%。

2015年,可再生能源全球供电占比为23.7%。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可满足全球26%-27%的电力需求。这一预测其实低估了目前电力系统所经历的变革的速度。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61GW。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水平达到2860亿美元,其中超过一半的投资用于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中。尽管化石燃料行业预期石油需求将会继续增加,但研究显示,到2025年,因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每天将有200万桶石油被闲置。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每天2500万桶;仅太阳能就可以供应全球29%的电力。

届时煤炭将再无市场,而天然气的市场份额也将被压缩到1%。

投资者也越来越关注碳风险。最大的两家基金管理公司,贝莱德集团(Black Rock)和先锋集团(Vanguard)与其他投资者在埃克森美孚今年5月31日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对其管理投了反对票,并要求公司需公布在全球为实现2℃温控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对其利润带来的影响。本月初,资金规模达9600亿美元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宣布将要求其投资的银行披露其贷款活动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一些地区的低碳转型进程正面临阻碍。比如,美国众议院6月8日通过了《金融选择法案》,此法案让投资人无法再通过股东提案程序要求如埃克森美孚等企业披露气候风险信息。

不过,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指出,可持续发展转型已经启动,不依赖化石燃料的经济活动已经开始盈利并创造就业。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与国际能源署联合撰写的研究显示,阻止气候变化可以促进全球经济增长19万亿美元。同时,近日一些地缘政治事件也激起新一轮支持《巴黎协定》的活动。比如,包括州长、市长、商界领袖、投资者与大学在内的1000多名参与者发起“我们仍然在行动(We Are Still In)”倡议,承诺将以行动确保美国在减排方面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六大关键领域

为了进一步促进2020年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我们从能源、基础设施、土地、工业、金融六个方面设立了以下目标。尽管有些目标看似比较理想化,甚至不切实际,但身处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期待这样的目标可以最终释放出实质的改变。到2020年,世界应该有如下的样子。

能源

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电力总供应量的比重由2015年的23.7%上升至30%;2020年后,不再审批新的燃煤电厂,所有现存燃煤电厂将被淘汰。

基础设施

到2050年,各城市和国家每年有约3000亿美元的资金来进行建筑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去碳化。各个城市每年要至少确保3%的建筑升级为零排放或者接近零排放建筑。

交通

目前电力与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占比约为1%,到2020年,电动汽车销量在全球新车销售总量的占比要增加到15%。与此同时,需要将城市公交应用范围扩大一倍,重型车辆的燃油效率要提升20%,每公里航空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减少20%。

土地

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政策,减少森林破坏、并加强造林与再造林的力度。目前由于森林砍伐及土地利用形式改变带来的净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2%。未来十年,如果这些净排放量能够被削减至零,到2030年,造林及再造林将可以形成碳汇,该碳汇将有助力全球实现净零排放,同时也可以支持水资源供给等。可持续农业不仅能减少排放,还能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健康且管理良好的土壤中。

工业

到2020年,重工业需要制定并出台相关计划,提高效率,减少排放,以实现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的目标。目前,除去生产所需的电力及热力外,钢铁、水泥、化工、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碳密集型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金融

到2020年,金融部门应已经重新评估如何投资战略,并且每年动员至少1万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气候行动。资金将大部分来自于私营部门。政府、私营银行和世界银行等机构,需要发行更多的绿色债券为减缓气候变化行动融资。这样,到2020年度逐渐形成的市场规模是2016年全球所发行的810亿美元债券规模的十倍。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走得更远 更快 并团结一心

如果我们继续拖延,人类繁荣发展的前景将会大打折扣。想要避免,可以从如下三个紧要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决策和设定目标时要以科学为指导。政策制定和行动规划必须以强有力的证据为基础。确保可以将同行评议的科学发现不受约束地、公开透明地传递给各国决策者。学术期刊中的文章对于非专家人士来说,通常是不易读和难以理解的,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科学协会应该为青年科学家提供更多媒体培训,介绍如何将气候科学简单易懂地将给公司董事会与投资者。

掌握权利的人也需要支持科学。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让我们的地球再次伟大》的倡议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面向全球的观众表达对气候科学家的支持,邀请研究者到法国去研究落实《巴黎协定》的方法。同时,为鼓励更多人发声,科学家们应该与政策、商界及公民社会的领袖建立联系,推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相关工作的实施展开。

其次,必须要加速现有的行动进度。白驹过隙,所有的国家都必须制定计划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供能,同时也要建立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匹配的市场机制。

第三,要鼓励各方抱有积极的态度。虽然近期发生的一些政治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进程,但世界各国一定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实现《巴黎协定》制定的目标。

G20汉堡峰会对于讨论如何实现上述六点目标与如何建立一个繁荣、包容、联动的世界经济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在如何管理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问题上,G20将采纳金融稳定委员会下的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披露工作组有关全球金融系统如何管理气候变化风险的建议。这需要金融机构设计,公布并实施转型战略,以便到2050年实现运营、价值链及投资的彻底去碳化。各国中央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必须迅速实施这些建议。

此外,各地方政府必须帮助中央政府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尤其是通过制定智慧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政策。C40作为城市为应对气候变化组成的一个城市间联合会,制定了与《巴黎协定》相一致的减排方案。其他城市也可通过加入全球气候与能源市长契约等倡议来为减排做出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