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新能源示范城市能源规划编制”成果发布会暨研讨会7月26日在京举行。此次研讨会是在“中德气候伙伴关系与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框架下举办的。该项目受德国环境、自然保护、建筑及核安全部委托,由德国国际机构负责实施,中方合作伙伴为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旨在支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项目。
2015年,全球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一致同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国际承诺以及国家政策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动力,而这些政策的落实主要要在城市进行,因此城市的气候保护和能源转型措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欧洲超过7500个项目加入了“气候与能源市长公约”倡议,承诺通过制定并实施城市综合能源规划,在203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少40%。德国超过1800个地区制定了类似规划,旨在通过综合能力规划为电力、热力和交通领域制定综合的能源发展战略,推动城市能源转型。
为达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中国的城市及其行动将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德气候伙伴关系与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框架下,德国专家团队为甘肃敦煌、山东新泰和浙江嘉兴编制了城市综合能源规划,以通过德国的经验,支持中国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致力于通过加强中德政府间的政策对话及为地方政府编写能源规划提供咨询,进而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德国大使馆能源、环境、气候事务及经济处第一秘书Annette Polking在会上表示,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德两国领导人已经在前不久在汉堡举行的G20峰会上重申履行《巴黎协定》的重要性。德国正致力于能源转型、打造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参与治理,德国帮助敦煌、新泰、嘉兴建成了综合能源规划方案。这为两国深化可再生能源合作开了好头,并将吸引更多城市加入。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可持续城镇化、交通运输与能源领域主任Sandra Retzer表示: “中德两国将成为地方能源创新转型的先驱。德国在制定能源规划方案上十分有经验,我们为敦煌、新泰和嘉兴量身打造的新能源规划方案得到了广泛好评,详细地分析了各城市的具体情况,包括能源供需格局、基础设施条件和气候特点。”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主任、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颍表示,经济转型重在能源转型。这3个城市的选择上,敦煌可再生资源丰富,全部电力来自风电和光伏没问题,而新泰和嘉兴潜在资源潜力不大,但这并不是利用绿色电力的阻碍。比如德国拥有700多家输配电公司,完全实现市场化电力,可从全欧洲电力市场采购电力。而中国是一个国家,电网是互联互通的,未来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也将形成良好的电力互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