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交易的逐步扩大,碳汇金融逐渐兴起,碳汇进一步衍生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资料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碳汇交易可以达到上万亿美元的市场,全球碳交易市场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国内日渐兴起的碳交易市场,3位全国政协常委在2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第四专题的讨论会上,不约而同地谈起了这一话题。
“我们要勇于创新,积极主动地探索建立碳汇交易金融平台,而设立碳汇银行应该是最佳选择。”董恒宇常委认为,碳汇银行是碳源和碳汇交易的“转换器”,排放企业和排放国家须从碳汇银行购买碳汇指标,实现自身碳平衡;农牧民和绿化公司在植树种田、保护建设天然森林草原湿地和治理沙漠时不仅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碳汇财富;设立碳汇银行之后,农牧民和绿化公司可以从碳汇银行领到相应量的资金,真正实现“惠农富民”。
林而达常委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给予自愿碳减排交易机制以财政支持和补贴,将有助于消除贫困目标的实现。“中国对森林固碳的认识与实践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十二五’期间,我们应努力优化土地利用,增加碳汇潜力,支持发展低碳高效农业,引入新的农村碳汇补偿机制。增加农田、草原、果树和农林地的碳汇。在农村荒山荒坡增植农用经济林、实行低耕和非耕农业,改善草原管理,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耐用农产品数量,改变高碳排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设立碳汇银行,加大财政支持之外,包俊臣常委提出了第三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设立低碳发展基金,由中央专项和地方财政资金两部分组成,主要投向低碳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碳吸收中和技术推广、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等与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项目,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对基金扶持对象进行筛选。“对于基金的使用可以聘请基金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用于持久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包俊臣说。
此外,包俊臣还建议,围绕低碳经济发展推进税制改革,尽早开征“环境税”,为地方政府治理环境解决资金问题。“让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承受更多的成本,督促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工艺改善,税收收入可用于补贴应用新能源、新技术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