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实现持续发展,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近年来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和环保工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发展低碳经济,推动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未来几十年,世界能源资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将大幅上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地球有限承载能力的矛盾将日益尖锐。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尤为突出,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大气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注重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建设等各个领域的节能增效,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要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支撑体系。依靠科技力量推进节能减排,是世界范围内产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节能减排主要靠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三种途径来实现。就节能而言,结构节能是一项长期任务,管理节能要靠日积月累,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节能的效果更为显著。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一时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的创新与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
因此,要加大投入,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进一步增强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重点开发一批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高度重视这些技术在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要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严把项目审核管理关、项目审批程序关、“两高”产品出口关。要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支持重点节能工程、重点行业烟气脱硫、节能环保能力建设等,继续着力抓好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重点领域节能。要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要着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继续做好高效节能空调推广工作,加大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推广节能灯力度。要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攻关,扩大能效标志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实施范围,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认真落实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切实加强用能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监管。要健全和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积极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二要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要系统认知环境演变规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发展相关技术、方法、手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育发展体系,做好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污染环境修复工作,有效遏制我国生态环境退化趋势。要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努力实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源头治理,着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环的现象。
三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要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要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继续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志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