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到2009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6%,拥有6.22亿城镇人口,全国设市城市已达655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包括超大城市共122个。此间有分析认为,中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妥善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矛盾。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当前,中国很多城市陆续发布了低碳城市发展意见和目标任务,并结合各自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迈出了低碳发展步伐。呼吁把低碳城市纳入国家战略的建议开始频频出现在中国政府层面。
目前,中国政府正从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实施节能和提高能效等方面着手,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建设低碳城市、降低城市环境污染。2009年10月,《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报告显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是中国推进可持续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陕西省、广东省、辽宁省、湖北省、云南省、天津市、重庆市以及深圳市、厦门市、南昌市、贵阳市、保定市、杭州市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地区。
国家发改委要求,试点地区要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由此,中国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低碳发展将掀起新一轮的城市革命。城市低碳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坐标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UFS)董事局主席何世红认为,中国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低碳经济已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低碳经济也是未来全球经济的博弈焦点,由此催生的新的发展方式,将为中国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创造新的机遇。
然而,由于鲜有经验而循,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有待破解。有学者提出能源发展低碳化、经济发展低碳化、社会发展低碳化、技术发展低碳化的发展路径。也有人从城市规划角度提出,应建立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绿色建筑、低冲击开发模式与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等。
综合专家观点可以发现,新能源技术、清洁技术、绿色规划、绿色建筑、低碳消费等方面成为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5月5日,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暨自治区和谐生态城区和城乡一体化吐鲁番示范区(吐鲁番市新区)开工奠基。吐鲁番计划用10年时间,将8.8平方公里的戈壁荒地变为新绿洲。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供热制冷;建筑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光……从城区规划、产业布局,到建筑设计、能源利用,吐鲁番新区试图将“低碳”二字写进所规划的每一寸土地。
而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低碳行动”更积极地体现在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上。据亚洲开发银行“建立中国环境宜居城市的监测指标体系”项目研究结果,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在环境宜居指标上均保持积极的增长。
虽然目前来看,中国城市低碳化过程中,各地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各有不同,但无论是公民或是政府机构,绿色消费正被视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措施而被大力推广。
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10月30-31日,“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举行,预计将有超过200位欧中重点城市的市长将同台对话。欧洲和中国金融界、能源界、文化旅游界、传媒界的大鳄精英也将在论坛上展开交流。
在2天会期里,欧中论坛将举办金融、能源、城市、文化与旅游、传媒等5个“新的全球合作模式峰会”,还将举办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论坛、全国金融办发展论坛等2个论坛。此外,第5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也将同期举行。来自欧洲和中国能源界的官员和专家精英将在就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进行深入交流。
何世红表示,当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低碳能源,开展低碳城市建设,有很多值得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应该加强交流,推动务实合作,为推动城市的低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