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中国减排与国际呼应

2010-08-11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中国  国际 

  8月2日至6日,联合国今年第三次气候变化谈判在德国波恩举行,近190个国家的4500多名代表参加本次谈判,为年底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做准备。发达国家在具体减排目标和《京都议定书》存续等核心问题上,仍然不愿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法律责任,谈判前景并不乐观。这与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减排和气候变化谈判,形成鲜明对比。

  在自身减排方面,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的速度和水平,已居全球前列。1990年到2007年,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下降了15.4%,美国下降了27%,发达国家平均下降22%,发展中国家平均下降10.2%,中国则下降了49.2%。中国的新能源发展已取得了4个全球第一:水电装机全球第一、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规模全球第一、核电在建规模全球第一、风电装机增速全球第一。

  在未来减排承诺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2005年下降40%—45%。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进程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15年内实现如此高强度的减排。

  在积极推动全球减排和气候变化谈判方面,目前中国已获得联合国签发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减排量占全球的48.35%,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太阳能板和风电设备的出口量,也位于国际前列,这些都为全球减排作出了可观贡献。

  西方国家近期热炒的中国“被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已成为温室气体最大排放国。其实,中国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能源和碳的存量积累,如公路、铁路、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等,而发达国家已经完成这一过程。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所支撑的消费还只是温饱水平。大多数中国人的碳排放只是用以满足基本需求,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改善人民生活的角度,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都是可以理解的。即使不久后真的会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中国的人均能耗仍远低于发达国家。

  此外,中国在国际产业大转移中被作为世界工厂,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所内涵的碳排放,并没有为中国人消费,而是出口到人均碳排放已经很高的发达国家消费。这是人们应该注意到的。

  当前的气候变化谈判要想获得成果,发达国家应正视他们在减排上的历史责任、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应该率先进行大幅度减排,到2020年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排40%。低于这个目标就会阻碍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