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于哥本哈根会议之前提出到2020年将把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45%的减排目标之后,国际上对中国首次给自己定下的数字目标质疑不断。
据外媒报道,美国气候谈判代表托德·斯特恩表示私下已经敦促北京在2020年前至少把单位GDP碳排放削减50%。
“在今后15年把碳排放减少40%~45%是一个有弹性的目标,从数字角度看,它事实上还不如中国过去的成绩。根据官方数字,从1990年到2005年,北京单位GDP的能耗减少了47%。”这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的公开报道。
有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该目标是中国无须额外努力即可自然实现的,此目标不具备实质意义。
对此,在正在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天津峰会上,NRDC(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撰写并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在深入研究和数据支持的基础上对此作出回应。
这份报告对中国提出的碳排放强度的目标和将要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行动进行分析,详细探讨了三种排放量的情况。
NRDC认为,之前中国国内的承诺表明,如果中国只履行之前的减碳承诺,而不在2010年之后继续实行新的能源效率政策,其碳排放强度到2020年只能在2005年水平的基础上降低37%。
而如果加大行动的力度,中国可能超过其设定的官方目标,其中包括在2020年之前进一步降低能源使用强度,从而使碳强度减少48%。
报告进一步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会使中国到2020年将碳强度降低57%之多。
事实上,在NRDC报告发布的前两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克服气候峰会达成共识的最大障碍,就是西方国家要尽快拿出政治意愿,如果西方国家愿意落实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中国的碳排放峰值会更早出现。
解振华同时重申了中国碳减排的“三步走”实施方案。在第一阶段的2006年~2010年,目标是要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可再生能源占10%,森林覆盖率达到20%。目前森林覆盖率目标已经完成了,非化石能源比重去年达到了9%,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年内也可能完成。
第二、第三阶段分别为2011年~2015年,2016年~2020年,即“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解振华表示“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中国将继续设定非常严格的节能减排指标,但目前还不便透露具体指标。
解振华指出,目前淘汰落后产能的空间已经不大,而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增加也并不明显,未来中国将更着力于提高在第二产业即工业中高科技产业的比重。目前中国高科技产业年均增长率已经达到了14.8%。
“中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减排所做的工作很多,西方国家并不了解,而中国民众关心的也不多。”解振华说,“‘十二五’期间,中国的节能减排不仅会把重点放在政府和企业上,也要将节能减排推向消费领域,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节能以及低碳与自身生活的关系,倡导低碳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