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金融创新与产业绿色转型”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周末举行。与会人士表示,在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的保障缺一不可。
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易诚表示,金融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提供低碳经济发展所必要的资金;创造合适的低碳金融工具;建立有效的低碳金融市场;形成准确的碳价格信号;推动其他社会资源向低碳经济倾斜。
易诚表示,低碳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投融资。以碳排放融资为例:对于企业自己进行碳排放的融资而言,通过碳限额交易就可以完成,企业可以采用更加先进的低排放设备,或者对现有设备进行低排放改造,从而减少购买碳配额,或者出售已经在手的碳配额。对于碳减排技术及其应用推广的投融资而言,通过碳限额交易这样的市场化手段,可以吸引私人投资者和投融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使新能源、碳捕获和碳储存、煤的清洁燃烧技术等资源重新分配。
“从全局来看,通过碳限额交易融资应是低碳融资的主要渠道,能够大大减轻财政补贴的压力。”易诚说道,“市场手段中,我觉得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机制问题,也就是说,碳排放增排要有成本,对减排应该有鼓励,对减排的投融资应该得到回报。这一机制设置最重要的部分是碳排放权交易价格。通过设置企业的排放限额,使碳排放权有价值,并且在交易中准确地发现价格,使全社会投资资源配置发生变化。”
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就保险业指出,保险不仅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对产业发展、尤其是对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融资支持。他举了绿色中小企业的例子:近年来,保险公司通过发展信用保证保险,把信用担保制度和信用保险制度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融资,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又例如,企业在国际上进行大型项目招投标时,很多时候保险要求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合理、完善的保险安排和设计,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信用和竞争力。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业,保险业可以通过提供投资、融资、租赁等保险服务帮助中国产品提高国际知名度,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夯实产业绿色转型的基础和前提。
虽然市场机制在绿色金融的发展中非常重要,且应该起主导作用,但与会专家也都表示,单单依靠市场自身是不够的,政府的引导、金融机构“有社会责任”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
易诚认为,有关方面应加强对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的研究,并加大对企业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投入上的支持。
周延礼指出,近年来,保险业结合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为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而重点推出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从国外经验看,许多国家进行了相应的立法,比如,印度于1991年通过了《公众责任保险法》。我国在2007年12月《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也开始正式起步,目前在8个地区先后启动了试点工作,在对投保企业因环保责任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的同时,也通过费率杠杆机制,根据企业的环保技术、清洁生产能力、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保险价格,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韩国金融委员会副主席权赫世在会上介绍了韩国政府支持绿色金融的做法。在绿色资金上,韩国政府提供了6.2万亿韩元作为政府贷款或担保来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韩国通过实施绿色认证项目,帮助绿色产业吸引投资;在排放交易机制上,韩国政府已经从法律层面建立了机制基础,并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排放交易市场。
易诚还指出,从低碳消费的角度,也需要政策的鼓励支持。比如,支持购买更加节能的住房和家用电器、小排量交通工具,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如果人们在衣食住行上能够建立并且坚持低碳消费的理念,那我们的减排目标就会更加容易实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