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李俊峰:气候谈判像一列匀速前行的火车

2010-11-30  来源:互联网 

  新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城市坎昆召开。日前,在气候组织“中国日”活动启动仪式上,与会专家讨论了坎昆会议及相关的气候变化问题。

  嘉宾:李俊峰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吴昌华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

  “中国日”让世界了解转型中的中国

  吴昌华:在墨西哥坎昆会议期间,除了政府官员要去谈判外,还将汇集很多企业代表。气侯组织12月6、7、8三天将在坎昆有一系列会议。国际NGO气候组织与万科公益基金会、万通公益基金会、老牛基金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等将举办“中国日”气候变化领袖峰会。举办“中国日”是希望借助这一平台,加强中国和国际社会间的交流,加深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同时有效展示中国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NGO在推动企业走向低碳的努力和成果。

  在“中国日”有很多具体的行动。比如,早上将设计一个早餐会,会有10个左右的CEO,其中包括国际上的CEO,他们会聚在一起围绕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做一个探讨。之后,气侯组织发布中国今年的第三份清洁报告,在报告发布之后还将举办论坛,基本上是由地方官员,包括纽约市、伦敦市的高管和中国的管理者共同探讨低碳在城市发展中的经验,以及可以分享的做法。

  只要有行动坎昆会议就不会太糟

  李俊峰:我记得在09年召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时,媒体很热、民众也很热,大家都认为解决气候问题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在哥本哈根上解决了就万事大吉了。我认为解决气侯问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在哥本哈根大会召开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预测哥本哈根会议是否能够达成一致的协议,预测的内容与最终的结果基本一致。坎昆可能也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糟,因为应对气侯变化是一步一步往前走,它是一个很庞大的列车,承载着人类在各个方面的诉求,所以说大家想让它停下来也是不可能的。

  吴昌华:哥本哈根提出的方案要做到第一政治上可行,第二技术上可行。各方面都发表了很多观点,最终僵局打破了没有?没有。回到坎昆,经历了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坎昆的谈判过程大家都会很实际,更冷静、客观,尤其是理解了在达成巴黎路线图协议时,美国代表团为什么在最后时刻作出戏剧性让步,美国有自己的体制。理解了国际进程后,还是要有行动。无论国际进程多么复杂,我们的行动还是让人振奋的。即使坎昆会议不能达成协议,但是如果自下而上的行动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了我们希望行动的结果,那也是不坏的结局。

  “双轨”制仍是谈判基础

  李俊峰:如果说气候谈判像一列庞大的列车,这辆列车也是“两个列车拼在一块”的,不可能把某一个车箱扔下去,所以说我对“双轨”制还是比较乐观的。完全放弃从1992年开始的气侯变化谈判内容是不可能的。在1997年签署京都议定书时,美国是京都议定书的始作俑者,是倡导者。现在美国的做法也并不一定要把京都议定书枪毙掉。所以,在哥本哈根之后大家会找出一些其他的办法来,因为大家现在变得更务实了。双轨制就好像大家都在一辆列车上,只不过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走在后面,仅此而已。

  吴昌华:美国叫散型国家,以前他没有坐在这列车上,从巴厘岛回来后它想要坐在这列车上。当然了还有一点,任何机制总会有缺陷。我倒觉得不应该把“双轨”制推翻,更不能说推翻了再建,重新建又能怎么样?仅仅是更浪费时间和精力。

  中国节能减排目标不会发生变化

  李俊峰:如果坎昆会议不能达成协议,中国的发展还是按照自己的道路走,中国节能减排的目标不会发生变化,只是目标会发散一些,这是一个共识。如果坎昆达成了协议,我们就会更积极一些,措施会更坚决,大政方针在一些战术上会做一些调整。

  吴昌华:我完全同意,我觉得国际进程和国内进程轨迹已经显现出来,无论坎昆能不能达成协议,中国政府都会一如既往地沿着自己的轨迹走。

  李俊峰:目前中国用的是一个碳强度的指标,美国希望中国也有一个减排的目标,中国是否要回到碳排放的角度上几乎是一个没办法回答的难题。大概在4、5年前就讨论过这个问题,谁都没有办法做这样的结论。

  李俊峰:对于正在发展的问题,我们有很多是目前看不清楚的,还没有一个人能睿智到把未来的事说清楚。我和政府的很多官员探讨过,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做过一个2020年能源发展规划,当时我们认为中国2020年只要有9.6亿度电就可以了。结果在2005年时就使用了超过24吨标准煤,超过了9.6亿度电。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

  吴昌华:有些城市,尤其发达地区的城市可以率先做一种减排尝试。在一份声明中谈到,香港作为一个发达的城市,到2020年,将在2005年的基础之上减碳50%到60%。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目前中国不仅面临内部不能确定的因素,还要面对国际上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发达地区应该首先做一种减碳尝试,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努力。如果将这一影响扩大的话,那么对于自上而下的排放量依据会更大一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