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减排在科学争论中推进

2010-12-03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是不是真的在持续变暖?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到底哪个大?气候变暖对人类究竟有利还是有害?利用气候模式预测未来气候的可信度有多大……

  这些有关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争论一直存在。部分科学家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质疑,甚至否认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核心结论。有的极端意见甚至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闹剧”和“骗局”。

  如今,争论还在持续。不过,有一点确定无疑: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能犹疑,必须携手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启程赴墨西哥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前所说:“我们不能拿人类的生存和长远的发展作赌注!”

  ①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已经停止或发生了逆转

  前些天,“欧洲可能出现千年极寒、我国也可能遭遇罕见严冬”的消息,使得一些地方羽绒服脱销、煤炭价格上涨。这一子虚乌有的传言得以广泛流传,使人信以为真,或许与前两年冬季遭遇的寒冷天气有关。

  去年冬季,北美、欧洲和东北亚等地气温异常偏低,冰雪灾害频发;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也多次出现强降温和强降雪天气。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这让人们不由得产生怀疑:“暖冬”已经成为历史?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已经停止?

  有的科学家也认为,最近这十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增加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停顿了。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观测分析表明,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以每十年0.2℃左右的速度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变化趋势同样保持了每十年0.2℃左右的上升速度,这些数据,与2001年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的预估结论很相近。在这个时期我国地表平均气温以每十年0.23℃的速度上升,比全球略快。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00—2009年是1880年全球有系统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

  宋连春介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4.73℃,与1998年同期持平,是130年来地表气温的最高值,因而2010年很可能将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最暖的一年。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去年冬季(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69℃。今年以来,我国高温日数异常多,东北、华北、西北、江南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初夏,东北地区出现罕见高温天气。截至11月中旬,全国平均气温为11.1℃,较常年同期偏高0.7℃,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第十高值。

  “这些观测事实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因个别地区某个时段出现的冷事件而发生改变,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已经停止或发生了逆转。”宋连春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丁一汇指出,气候变暖不仅反映在地表平均温度,在气候系统的许多方面都有清楚的显现。“随着更多证据和事实的出现,关于气候是不是在变暖的争议有所缓解。”

  ②气候变化的影响,关键要看气候向冷、暖转换的变幅多大、速度多快

  科学家普遍认为,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导致的。但其中哪一个是主要原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

  丁一汇认为,自然的因素自始至终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太阳、火山、海洋以及气候系统内部的变化永远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最近200年,由于人类大量的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产生了很强的温室效应,成为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

  温室效应这个词是19世纪初由大数学家傅立叶提出来,人类对温室效应的研究从地球辐射平衡开始,已有近200年历史。丁一汇介绍说,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计算,凡是二氧化碳多的星球温度一定是高的,比如金星90%都是二氧化碳,它的温度高达500℃,比离太阳更近的水星温度都高;火星的二氧化碳比较少,它就比较冷。

  丁一汇说,工业革命以来最近一两百年,使用大量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的“量级”超过了缓慢变化的自然因素。以2005年为例,测算出的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全球平均辐射强迫(某个因子改变地球—大气系统射入和逸出能量平衡程度的一种度量,正强迫使地球表面增暖,负强迫则使其变冷)大约是每平方米1.6瓦,而自然因素(主要是太阳辐射)产生的辐射强迫只有大约每平方米0.12瓦,两者差一个量级。

  “不过,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到底哪个更大,这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讨论的问题。” 丁一汇表示。

  有一种观点认为,气候变暖并不可怕,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繁荣期都是在暖的时候,社会文明衰落期都是在冷的时候。

  丁一汇指出,中国明清气候比较寒冷,但社会繁荣。清朝康乾盛世就是处于小冰期最冷的时候,但那时中国经济在全世界处于最前列。因此,关键不在于冷还是暖,关键要看气候向冷、暖转换的时候变幅有多大,速度有多快。如果气候变化的速度非常快,人类根本不能适应,不管暖、冷都不行。

  古气候研究者、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副主任刘洪滨说,在距今大约1000年以前我国宋朝年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与现在相当,气候比较温暖,中国那个阶段经济、文化发展处于繁荣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气候暖就一定比冷好,在人类许多方面已经基本适应当今气候和环境的条件下,快速的变冷和变暖,都会使人们重新调整生产和生活,以适应快速变化中的气候和环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从规模和程度上都是以前无法比拟的,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由于人口大幅度增加、水资源紧缺状况加剧等因素,如果气候快速变暖,对今天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冲击也会更加明显,影响会更加深远。

  ③学术上的争论不应影响我们的决心和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条路非走不可

  宋连春表示,虽然国际科学界对某些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总体比较一致,但是也有不同的看法甚至相反的观点。不同看法和观点之争,始终贯穿着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今后仍会继续下去,这种争论能够推动科学界不断提高对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认识。

  “我国科学家虽然在气候变化领域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研究领域和方向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加深,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宋连春说。

  他认为,对气候变化科学基础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以下方面:气候系统观测和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特别需要重点考虑气候系统的重要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气候变化检测和归因技术研发和应用;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机理,如我国所处东亚季风区的气候特征、变化规律和响应机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强度和范围的监测、预测、评估、影响机制研究等。

  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对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前景是否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11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强调:“气候问题科学不确定性的争论一直存在,现在争论还在进行。但是,作为各国的政府来说,对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不能拿人类的生存和长远的发展作赌注,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解振华指出,采取这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对各国的发展来说,也是没有害处的,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这对人类是有益的。

  目前,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已经启动,将在2015年之前完成,就目前气候变化的情况再次进行评估。解振华表示,希望IPCC能够拿出一个客观的、科学的、比较全面的、能够反映整个地球气候变化情况的评估报告。

  “学术上的争论不应影响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宋连春说,“今年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次最多的一年,我们迫切需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应对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绿色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条路是非走不可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