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主题边会在坎昆举行

2010-12-03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  主题 



  当地时间12月1日,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举办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期间举行。出席坎昆会议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总代表罗黛琳,南方中心主任许国平等在会上作了主题演讲。

  苏伟在演讲中系统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政策、措施和成效。苏伟指出,中国政府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10年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20%左右的目标,并积极加以落实。一方面,努力减缓气候变化。坚持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效并举,大力开发绿色低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启动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另一方面,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在农业、水资源、林业、海洋、公共健康、气象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采取了具体行动。同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苏伟表示,中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这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行动,也是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贡献。目前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也将把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进行分解。“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广低碳技术和低碳发展理念,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努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苏伟强调,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中国一贯努力推动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以积极、建设性姿态参加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维护公约、议定书的主渠道地位,推动谈判按照“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前进,中国政府于今年10月在天津承办了公约和议定书工作组谈判会议,受到各方高度评价。中国还积极搭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交流平台,参与国际对话与磋商,与各国开展广泛的务实合作,特别是通过南南合作加强对非洲国家、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他表示,坎昆会议是落实“巴厘路线图”的重要一站,应按照“巴厘路线图”授权达成全面和平衡的成果,为在南非会议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奠定坚实基础。中方愿为此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罗黛琳充分肯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她表示,中国在多个方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中国政府成功将气候变化纳入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并设定了雄心勃勃的节能、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指标,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罗黛琳强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标准制定、共享最佳做法、加强中国国家和地方实施机制、项目示范、公众意识提高和战略规划等方面与中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罗黛琳强调,中国在推动可持续、低碳发展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在中国向低碳和环境可持续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愿继续与中方开展相关合作,并提供资金和专业方面的支持。

  许国平表示,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是,无论是在人均排放量还是人均历史排放量方面,中国均与美国有巨大差距。目前,中国的人均排放仅为约5吨二氧化碳当量,而美国为20余吨。截至2006年,中国的人均历史累积排放仅为70多吨二氧化碳当量,而美国人均历史累积排放则已超过1100吨二氧化碳当量,中美两国的排放不具可比性。

  许国平强调,中国在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多重压力下仍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指标,国际社会应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近来中国政府为实现其到2010年提高能效指标,采取了一系列强力措施,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在贯彻落实政策方面的决心。

  苏伟等还就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中国的政策与行动相关问题回答了听众的提问,并在边会结束后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采访。

  此次边会受到与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共有来自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和媒体代表300多人参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