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全国100多家新闻媒体及部分低碳行业经理人组成的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在北京首次发布了《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
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理事长王敬松说,这是为了促进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推进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以传媒的独特视角对低碳城市发展作评价。
王敬松表示,媒体作为社会和公众的代言人,起到大众传播和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公众通过媒体这扇窗口了解低碳经济的走向。因此,媒体承担低碳经济发展的媒介作用责任重大。而以传媒的视角看低碳,能起到低碳经济发展很好的促进和宣传作用,公众的参与度会更高,各行业行动会更快。
据介绍,《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由前言、说明、评价体系构成、附录等四部分组成。评价范围为中国大陆城市,评价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政府、相关部门及组织公开发布的数据资料等。
评价体系将由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指标、媒体传播指标、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及低碳产品应用率、城市绿地覆盖率指标、低碳出行指标、城市低碳建筑指标、城市空气质量指标、城市直接减碳指标、公众满意度和支持率指标、一票否决指标等十个大项构成。
评价体系数据来源于建筑节能、城市绿色照明、节水型城市、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减碳指数、森林碳汇建设指数、城市制定颁布低碳政策及实施指标等21项国家和行业的评价标准。
王敬松介绍,这份评价体系有三大特色。一是设置了媒体传播指标。将中央和全国性媒体、地方媒体对城市低碳经济成果的传播情况和其他传播方式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列入了评价指标。二是一票否决指标。把城市当年是否出现严重违反低碳经济发展事件列入指标,具有防范预警作用。王敬松说,“对于有违低碳经济的事件出现,就此一条,便可一票否决。”三是增加了公众意识、公众满意度和支持率指标。强调了把培训新一代具有低碳意识的公民列入计划,尤其将家庭能源的最大消耗者儿童和青年的低碳意识培养,视为整个低碳政策的决定性环节。
从2010年4月开始,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专家委员会开始《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研究,历经11次专题研讨、历时9个月并多次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