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河北省一手抓工程造林、一手抓全民绿化,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办林业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5年来,全省完成义务植树5.6亿株;完成绿色通道建设2万余公里,植树近3000万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05年-2009年,河北荒漠化土地减少了1802平方公里,减幅位居全国第二;沙化土地减少了2782平方公里,减幅位居全国第一。两项相加,全省沙化和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584平方公里,堪比一个青海湖的大小。
“十一五”期间,河北生态建设最大的亮点就是城乡绿化统筹发展。河北省委、省政府将城市绿化净增量列入对各设区市党政班子的考核内容。从2006年开始,由省级领导带队,结合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考核,组织省人大、省政协常委及专家对全省11个设区市中心城市绿化工作进行考核评比。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全省11个设区市绿化面积年均增加3.75万亩以上,栽植乔木200多万株。同时,省委、省政府加大城乡绿化评比表彰力度,在组织开展全省城镇村屯绿化评比的基础上,以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省绿化委员会的名义对绿化成绩突出的城镇村屯进行表彰,兑现以奖代补资金。
河北还通过大力实施林业工程,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据了解,与2004年相比,河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5个百分点,达到33.2%;天然草地植被盖度由不足55%增加到70%左右;与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草地植被盖度提高33.9个百分点,植被高度平均增加了19.1厘米。在河北、内蒙古边界形成了200多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初步形成了内蒙古风沙南侵的第一道生态屏障,使1156万亩农田和1650万亩草场得到有效保护。张承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2000年的41731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30380平方公里。近3年来,张家口、承德两市已经从沙尘暴加强区变为减弱区。
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样,河北在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方面也取得了成效。据2010年国家级检查验收结果显示,全省退耕地生态林面积保存率达99.8%,经济林面积保存率达99.7%。“十一五”期间,河北共落实退耕还林补助资金85亿元,退耕农民户均受益3900元。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全省发展干鲜果品基地560万亩、林板(纸)原料林基地500多万亩,带来收益86亿元,带动发展各类林(果)产品加工企业500多家,加工增值超过4亿元。5年来,全省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32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0.5万亩。沿海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省会周围绿化等一系列工程,在改善生态面貌、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区域经济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