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供热、住宅区供暖、户用炊事……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日前,记者从青岛市科技局了解到,由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荏原再生资源热电有限公司、青岛坤元再生资开发合作社合作的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农作物秸秆燃料成型设备,每天可使120多吨农作物秸秆转化利用,变废为宝。
助推生物新能源
据市科技局相关处室介绍,农作物秸秆成型燃料是将农作物秸秆原料经过粉碎、调质等处理,在高压条件下压缩成颗粒状且质地坚实的成型物。
秸秆成型燃料除具有比重大、便于贮存和运输、着火易、燃烧性能好、热效率高等优点外,还具有灰分小、燃烧时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硫、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优点,可作为发电、工业锅炉、住宅区供热、农业暖房、户用炊事和取暖的燃料。
“青岛市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较为丰富,凡是经过光合作用的植物秸秆都可用来制成生物燃料。比如,玉米秸秆、麦秸、花生壳等都是好原料。 ”该处室负责人说,利用农作物秸秆成型燃料进行发热供电,效果不比煤差,成本比煤低,而且还环保。据悉,以每年处理36000吨计算,每年可节约煤炭4万余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97.6吨、二氧化碳排放量24392.9吨。
已取得产业化成果
在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支持下,青岛荏原再生资源热电有限公司对锅炉燃烧系统以及循环风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成功焚烧了以农作物秸秆、城市污泥和煤泥的混合燃料,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0年,该公司与青岛坤元再生资源专业开发合作社进行合作,由坤元合作社负责农作物秸秆和树皮废渣的收购、加工及运输。
焚烧处理进行发电
据介绍,通过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秸秆和树皮废渣在燃料中的利废比例达到了80%以上,每天可处理120多吨,年节约煤炭4万余吨,不仅企业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农作物秸秆、树皮废渣为低碳燃料,硫含量比目前大量使用的煤炭低,利用农作物秸秆及树皮废渣发电,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95.1吨,减少粉尘排放量48.8吨,是一种较为“清洁”的燃料,对解决煤炭供应紧张,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