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节能环保目标已经基本确定。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十二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
其中,非化石能源比例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森林蓄积量,是第一次写入国家五年规划,也是人们关注和热议的重点。
“就节能减碳目标而言,重要的不在高低,而在于我们确定目标之后会有一系列的大规模的节能减碳政策。”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室主任姜克隽对本报评论,“就像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出台的那么多的配套政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就实现16%和17%节能减碳目标的路径而言,根据清华大学的研究,结构节能贡献率的提高会成为“十二五”节能减碳的最大亮点。
新增三项主要节能环保指标
“和以往相比,这次草案提出的节能环保目标体系,在节能目标的基础上,多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森林蓄积量这三个指标,表明我们正在形成一个将气候变化包含在内的节能环保体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林伯强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这三个目标的提出,都与2009年我国在气候谈判中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有关。该承诺包括,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碳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0-45%,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
草案新增的这三个目标,正是上述目标在“十二五”的具体分解。
“现在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是8%,后面10年的任务是再增长7个百分点,差不多要翻番。那么,我想2015年应该达到11.4%,留给后五年3.6%,这样比较均衡。如果前面完成得少,后面显然就难完成。”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能源局前局长张国宝公开表示。
另一新增目标为碳强度,这一目标与节能目标紧密相连,通常被称为节能减碳指标。“研究发现,假如节能目标定为16%的话,其对应的减碳效果可以达到18%,但规划将减碳目标定在17%,是为了预防出现某些不利于减碳的因素。”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柴麒敏对本报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就《草案》的16%和17%的节能减碳目标,有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官方的政策学者认为这一目标已经很高,而不少学者和民间机构则认为这一目标过于保守。
“无论认为目前的节能减碳目标,是保守还是激进,都应该在说理的基础上展开辩驳,目前的问题就在于说理不够。”林伯强指出,“希望国家在最后敲定这一目标之后,给予比较充分的理由。”
在节能减碳目标之外,污染物排放的指标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据知情人士透露,《草案》中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具体内容应为,“十一五”规划中原有的污染物指标SO2和COD各为8%,而“十二五”规划中新增的污染物指标氨氮和氮氧化物各为10%。
此外,“森林蓄积量”是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约束性指标“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新设的指标。有专家指出,这一指标既是为了兑现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承诺,也是为了保障木材供应安全。
根据业内人士测算,实现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需在“十二五”期间,全国每年至少需要完成中幼龄林抚育8100万亩、低效林改造2500万亩。
节能指标分解到地区、行业和企业
上述可再生能源比例和节能减碳目标确定之后,那么到底该如何实现?
就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这一指标而言,根据1月15日召开的全国能源会议透露,实现这一指标一半以上需要水电来完成,另一半主要依靠风能和太阳能行业。
就节能减碳目标而言,这一目标的实现最为艰难。“在‘十一五’期间的8个约束性指标中,其中最难完成的就是节能指标。”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对本报记者表示。
李毅中指出,“尽管我们用了很多办法,在‘十一五’期间节能完成了19.01%,基本实现了20%的节能目标。但我们的基础比较薄弱,比如能源消耗在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分布,在生产流通中一个工序的分布等诸多问题,都不清楚。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的同时,我们要把节能指标分解到地区、行业和企业。”
同时,《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要将节能目标分解到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行业,并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
“如果是能源消费总量分解的话,分解到各个部门还比较容易。”姜克隽指出,“但是如果是能源强度分解的话,估计比较难,目前方法还不明确。”
在分解之后,由谁来管理也会成为问题。“工业、建筑的问题都不大,都由相应的主管部门来抓,但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到底由谁来抓呢?作为能耗大户和温室气体排放源,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交通运输涉及到交通部、铁道部和国家航天总局,而没有一个统一的节能主管部门,容易出现各自为政,协调不力的局面。”WWF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任杨富强分析。
就在工业领域的节能措施而言,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赵家荣公开表示,在“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中,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的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基础上,组织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入选该计划的万家企业,其行业范围和能耗标准,发改委还在研讨,还没最后确定。”国家节能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有专家分析,在其行业范围上,该计划将主要集中在重点耗能产业,如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个重点耗能行业。
就节能减碳目标的整体实现路径而言,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十二五”的节能减碳和“十一五”期间的实现途径并无本质区别,将继续以依靠技术节能为主、结构节能为辅的模式,预计技术节能所占的贡献比例将从“十一五”的约70%降低到“十二五”的60%左右;而结构节能所占的贡献比率将由“十一五”的约17%,上升到“十二五”的约30%。
在技术空间日益缩小的情况下,结构节能就非常重要。“对结构调整而言,一方面要避免高耗能产业的过剩,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替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碳的双赢。”姜克隽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