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 林业托起地球明天

2011-03-09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球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报告同时强调,“十二五”时期,我国森林蓄积量要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总理的报告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林业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也使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

  为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围绕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重视林业碳汇,抢占气候变化谈判博弈制高点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78.11亿吨,森林贮碳功能已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森林资源的最新评估,在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约1亿亩的背景下,我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6000多万亩,年均增量占世界的53.2%,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0年12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上,“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森林退化排放和森林保护、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碳储量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以及“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两个林业议题谈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进一步肯定和关注。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发言中指出,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四项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指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森林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动碳汇林业发展。加快林业发展、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已成为新时期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缓解“三农”问题的低碳绿色战略新取向。

  江泽慧指出,2009年11月6日,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该计划确定了五项基本原则、三个阶段性目标及将要实施的22项主要行动。通过碳汇林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森林在未来50年里的碳汇潜力将大大增强。

  捐资林业碳汇,全社会担起应对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总工程师江香梅说,现在低碳理念已进入自己每天的衣食住行中,贯穿于每个随手的小细节。

  “不光要向别人宣传、提倡,自己也要身体力行,我现在每天买菜都用竹篮子,而不是塑料袋。”江香梅说。

  曾任山西省林业厅厅长的全国人大代表耿怀英,在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回忆了山西省作为能源大省成立中国绿色碳基金山西专项的全过程。

  2009年4月2日,为加快推进山西林业碳汇工作,山西省林业厅申请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山西专项,该专项成为全国第一个地方性省级绿色碳基金。

  作为全省第一个以增加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公益性专项基金,该专项从创立伊始就吸引了大量有责任感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关注。2009年底,山西启动碳汇造林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1个市26个县共完成碳汇造林4.3万亩。大力发展碳汇林业也成了山西建设生态大省的重要内容之一。

  耿怀英特意描述了山西省林业厅机关及直属单位的碳汇造林活动。职工们自愿捐资绿色碳基金后,省林业厅特意在造林成活率高的地区选择了7个试点开展碳汇造林活动,省林业厅还专门为此设计碳汇造林纪念碑。

  纪念碑碑座下底边长1.83米,上底边长1.62米,碑高2米,碑上托起地球。

  耿怀英说:“这样设计充满寓意。底座边长比喻1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2米高比喻碳汇林在计入期20年内不得砍伐,地球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整体设计表达了山西作为资源大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决心。”

  重视林业碳汇,探索森林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目前两会正在审议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设置为约束性指标。这体现了国家对实现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但是,目前的节能减排目标考核还只是针对降低能耗及有害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尚未纳入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用材林研究所所长于一苏在今年的两会建议上提出,如果一旦国家对各地实行强制性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希望能够让森林碳汇充分发挥功效,将其也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以充抵企业温室气体减排指标。

  于一苏在建议中提出,在降低能源消耗、控制碳排放外,开展植树造林、森林抚育,发挥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作用,也是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有效措施。

  她表示,由于各地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旦国家将温室气体纳入强制减排目标体系,在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减排目标难度将会很大。目前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了节能减排在农村被迫拉闸断电的现象,被群众称为“城市跑车,农村点灯”。而培育森林,以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机制作为节能减排的间接手段,相比较而言技术难度小,投入少,简便易行,更能促进当地的生态建设。

  为此于一苏建议,如果国家将温室气体排放纳入强制减排目标体系,允许各地将森林碳汇也纳入减排目标考核用森林碳汇充抵减排指标,建立发展森林碳汇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的贮碳功能,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培育森林,增加森林碳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城市和发达地区一般森林资源总量较少,可通过以资金和技术支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增加的森林碳汇,计算节能减排实绩。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森林每天为人类社会提供着价值巨大的生态服务,但这种价值得不到社会承认,为保护森林资源而牺牲自身发展机会的地区和人民,迫切需要将森林碳汇纳入减排目标考核体系,建立造林绿化和培育森林的激励机制,真正实现森林的多重效用。”于一苏表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