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郑国光气象日致辞:气候服务改善生活

2011-03-23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气象 

气候服务改善生活

中国气象局局长 郑国光

  今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人与气候”,旨在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与人类相生相息的气候,加强应对和防范气候灾害、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建设,促进人与气候和谐发展。

  关注气候就是关注我们的生活。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从繁衍生息到衣食住行,从四季更迭交替到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气候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多样的气候也直接促成了生物的多样性、自然地貌的多样性,使得人们的饮食不那么单调,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总是那样熠熠生辉。

  气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气候。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2010年全球平均气温是自1850年有器测气温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加速融化,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起的灾害,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气候,不适应气候,不保护气候。

  我国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季风气候显著,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和气候变化,高度重视气候服务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级的气候服务网络,以及气候监测、预测、预警业务系统,气候影响评价、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农业气候资源区划、风能资源详查等专业性气候服务体系也已形成,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社会发布气候信息,传播气候知识。

  面对日益增长的气候服务需求,气象部门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气候服务能力,着力降低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灾害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风险。我们将着力推进气候科技为调整种植结构、改进耕作方式、化解气候风险、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存储和运输等方面提供更加丰富的气候信息和更有力的决策支持。我们将加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测和预警,提高自然灾害特别是极端气候灾害的应对防范能力。我们将加强重大开发建设活动的气候影响评价和重要基础设施的气候风险评估,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我们将继续发展和利用卫星、雷达等先进的技术,联合各部门的力量,加快建设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和中国气候观测系统,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气候和气候变化信息。我们将继续推进全社会气候知识的普及,鼓励和支持各个行业、各个地区以及每个社会组织更有效地利用气候知识和信息,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保护气候环境,利用气候资源,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相和谐。

  气候规律需要科学认识,气候趋势需要科学把握,变化的气候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需要科学评估,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适应天气气候等方面采取科学的措施。我们要重视解决最基本的气候科学问题,支持在气候观测、研究、预测和评估等各个方面的科技计划和建设项目,以科学地认识气候规律。我们将加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发展和影响规律的研究力度,加大化解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面临的气候风险的研究力度,以提高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提高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将加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建立监测、评估和预报一体化的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气象服务业务,把我国极其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空中云水资源、农业生态气候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气候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相互联系又互为影响,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要高度重视所面临的气候风险。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要切实树立保护气候意识,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