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危机”的不断关注,二氧化碳排放权(简称碳排放权)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和碳金融体系,碳排放技术及其产品将成为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和资产。
近年来各国纷纷以低碳经济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未来国际政治、世界经济似乎都将围绕着“碳”展开。在这个寸土必争的“碳舞台”上,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也在为自己的低碳目标和“碳权益”做着积极努力。只是,“低碳”的群体意识虽被唤醒,市场和政策规范却还没跟上,中国碳排放交易何去何从似乎还是一个“谜局”。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表示,中国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并逐步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随之,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等相关负责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该项目试点工作。
至此,中国开始着手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信号首次得到明确,相关政策落实亦逐步到位,中国碳排放交易未来前景这一“谜局”即将破解。
“双特”交易试点或可行
为了达到在2020年前将每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较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中国将在2011~2015年间把单位GDP的能源强度减少16%,把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7%。
早在去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就已经提到要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十二五规划”中,也包含着一段“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表述,首次以政策文件形式为“碳排放交易”给出明确的实施时间。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曾表示,将在北京、重庆、上海、天津、湖北和广东展开碳交易试点,并希望能在2013年前开展碳交易试点,并在2015年将碳交易扩大到全国范围。孙翠华指出,将根据各省市能源消费目标来确定碳交易规模。
然而,由于碳强度减排指标目前无法分解到各个省区,未来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工作尚未形成明确时间表。不过,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6月明确表示,碳交易试点已经提上日程,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将进入活跃期。
苏伟表示,在贯彻落实绿色低碳理念中,要把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作为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的手段。事实上,从去年8月开始,我国相继启动了13座低碳城市试点,碳排放交易作为补充也被写进了试点的启动书之中。
有不少专家,包括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坤民建议,要试行国内的碳预算,把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国内折算成每个单位具体的碳预算和碳指标,进行严格控制。
“这样,节省下来的碳指标就可以进行交易。”张坤民说。
也有不少官员、专家和市场人士认为,碳交易可以先从某些特定行业及特定地区开始试点。如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指出,可选择在特定行业、特定区域进行碳交易试点即“双特”交易试点。
还有业内专家建议,碳交易市场商机无限,眼下政府要大力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国内碳交易市场,以冲抵国外各种碳关税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政府依法进行碳减排指标分解并下达给企业,是碳交易市场建立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总量控制约束,企业向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是免费使用全球性的‘公共资源’。只有实行排放总量控制才使得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稀缺资源,市场才能够成立。目前还迫切需要将约束性指标分解并下达给企业,这样才能使得企业之间进行碳交易。”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梁本凡研究员告诉本报记者。
空间巨大市场形成仅需时间
碳交易的目标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形成排放权交易,买方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
近年来,碳交易市场逐渐兴起。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较早前的一项预测显示,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而截至2009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额已达1440亿美元,其中欧盟1180亿美元,占82%。
碳交易能够大大有助于中国碳排放的减少,因为“多出的排放权可交易变现,不足的排放权要用钱买,生产型企业的负责人便会在现在配额下努力减少碳排放,同时也有政策动力投资较高科技的设备,减少碳排放。”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学研究专家潘家华研究员如是强调。
但与国际市场的蓬勃发展相对的是,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碳交易市场。梅德文曾直言,“目前中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中所占份额不到1%”。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顾问沈一扬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从资源减排期进入到强制减排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我国要背负跟很多发达国家类似的强制减排责任。他预测,我国将会有一个巨大的碳交易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
有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各地碳交易的加权平均价格增加了17%,由每吨二氧化碳当量11.6欧元上升至13.6欧元,成交额同比增加了5%,达到930亿欧元,合1200亿美元。2011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额将达到1070亿欧元,合136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5%。
中科院绿色经济研究所主任石敏俊认为,由于我国尚未形成碳交易市场,在国际交易中缺乏话语权,所以难以参与国际市场。
石敏俊表示,尽管碳交易对我国参与国际市场和国内节能减排都有积极作用,但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举,需要明确市场规则和排放配额,欧洲国家也仍在摸索。
“任何一个新的市场机制的建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要形成真正的碳交易市场,大概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梁本凡对本报记者坦言。
目前我国已在北京、天津、上海建立了3个产权交易所,开展自愿减排的碳交易试点。有关官员表示,随着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加快,中国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会越来越严格,减排目标也会越来越定量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利用市场手段减排的做法都会实现,但这要有一定的时间过程。
“有场无市”难挡企业“试水”碳交易
“碳排放交易市场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企业。”梁本凡对本报记者强调,“企业是参与碳交易的主体,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碳排放量进行买卖,并在这个过程期间推进节能技术的创新和改造,从而实现自身的减排降耗。”
而政策出台的缓慢,市场建设的犹豫,似乎也并没有打消一些个地区企业涉足碳交易领域的热情——只要在网上输入“碳排放交易所”,你便能在短短的1秒内搜索出100多万篇相关的网页,除了北京、天津、上海、深圳4个已有碳排放交易所之外,广州、武汉、南昌、重庆乃至海南、香港,都轰轰烈烈地想上马“碳排放交易所”、“碳排放交易中心”。或者,选择曲线救国的方式——成立“环境资源交易所”。由公开信息统计,国内至今已经挂牌成立的环境权益类交易所已多达9家,而全国环境交易所已达19家,这些蜂拥设立的环境交易所几乎都冲着一个目标——碳排放权交易,业务类型和发展模式也大致相同。
然而,梦想照不进现实——由于我国尚未推行碳排放强制交易、或者强制性碳盘查,在中国要做真正的碳交易项目,只能从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交易以及少部分自愿减排交易寻找买主。
“你们交易所到底有多少交易量?”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副总经理穆玲玲便曾透露经常会遭遇如此尴尬的问题。数据显示,自从北京、天津、上海排放权交易所成立以来,所进行的排放权交易屈指可数;2008年长沙建立了环境资源交易所,两年来只做了一次买卖;深圳今年10月才成立碳排放交易所,两个月来依然静悄悄……
“这么说吧,这些交易平台上的交易总量,可能还比不上一个碳资产管理公司一年的交易额”一位在此行业内滚打了5年的业内人士透露,“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必将发展的方向,但就目前为止,企业的碳排放交易大多选择‘圈子式’交易方式。”
“我们都知道碳交易是一个必将发展的平台”从事能源交易平台近10年的金银岛CEO黄海新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坦言,“但是,我不会选择在现在上马这个交易。因为市场太清淡了。我们不需要做那个摇旗呐喊的。”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在全国碳排放总量确定的前提下,科学地将碳指标分解到各个省区,之后再分解到各个市,县,最后到达各个企业,这样企业之间进行碳交易的前提才有了。”梁本凡对本报记者说到,“另外还有建立一个监督体制,来对整个碳交易过程进行监督,最好是社会第三方监督,才能保证这个市场的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