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苍南县提出要努力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跨越,并编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政策措施。这一年全县海洋经济总产出达到43.6亿元。2009年,苍南县大力发展海洋碳汇渔业,培育固碳贝类1万多亩、藻类5万多亩,年吸碳量达到1万多吨。2010年全县海水养殖面积为5448公顷,其中多数是固碳能手的厚壳贝类和大型藻类。
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或绿色碳捕获,是由海洋生物完成的,它们可以吸收大气中40%的二氧化碳。苍南渔民正是根据海洋生物的这一特点和二氧化碳的可溶性,大力发展碳汇渔业,降低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
苍南县的海洋碳汇,主要通过培育大型藻类和厚壳贝类来实现。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茁壮成长,厚壳贻贝吃掉海藻,把二氧化碳堆到它的贝壳里去——苍南渔民正是通过放养厚壳贻贝,利用它的厚壳来固碳。据测算,一吨厚壳贻贝能吸收0.11吨碳,大致相当于消灭了0.4吨在天空中游荡的二氧化碳。2009年苍南县的固碳贝类产量约1.1万吨,按照这样计算可以消灭大气中游荡的二氧化碳4400吨。2010年培育面积大致相当,2011年苍南又将1000万颗厚壳贻贝种苗放养苍南近海,壮大了固碳家族的力量。
海藻吃掉人们从陆地上排入的氮和磷,避免海水富营养化,把海水变干净了,但海藻吃得太好,繁殖过快,又容易产生赤潮。放养了厚壳贻贝,就可以将繁殖过快的海藻吃掉,海洋就变得既洁净又安全。
苍南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县内大渔、赤溪、龙沙、中墩、沿浦、渔寮、霞关等地盛产紫菜,有“中国紫菜之乡”之称。近年来,苍南县把紫菜、海带等大型海藻养殖,作为碳汇渔业的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发展。先后在沿浦建成1500亩市级紫菜现代养殖园区,1.2万亩省级现代化优质高效紫菜养殖示范园区,拥有养殖专用码头6座,加工厂10座。2010年苍南紫菜养殖面积54360亩,产量8482吨(干品)。据了解,每生产1吨海带、紫菜等大型海藻(干),固碳量达到0.3吨,折合二氧化碳当量为1.1吨。照此计算可以消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9330多吨。2011年苍南县海带养殖面积1.6万余亩,亩产量约1.5吨,照此计算也可以消灭二氧化碳2.64万吨。
苍南县发展以贝藻养殖为主的碳汇渔业,不仅对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缓解水体富营养化有重要作用,而且能扩大生产空间,增加渔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