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光合作用”也赚钱 林业碳汇交易市场渐成气候

2011-08-17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光合作用 

  新闻背景

  在北京大街上跑着的500万辆车当中,有大概500辆车的车身上都贴着“碳补偿”的标识,最多的1000元,还有500元、300元,分别代表车主捐资购买“碳补偿”额度,也就是说该车一年行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通过捐资造林吸收了一部分,而负责组织实施造林项目的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值得关注的是,森林的“光合作用”不仅有改善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还可以在碳市场上交易赚钱。“碳汇交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吗?这还要从什么是碳汇说起。

  给地球降降温

  提到碳汇,很多人都会觉得有点陌生,但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碳汇”于1992年正式出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中,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不仅仅包含了大家所熟知的林业碳汇,还有海洋碳汇,草原碳汇、农业碳汇等等,只要能够从大气中消除二氧化碳,都能够将其囊括在“碳汇”行列。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排放出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积累到了超过地球负荷的水平,所以地球时不时地会发点小脾气。它一次次地升高海平面,淹没了岛屿,一些生物不得不迁徙甚至濒临灭绝;地球还会常常“发烧”,热浪飓风、冰雪旱灾更是扰乱了人类生活的安定。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喝不到水,传染病肆虐,生存环境恶劣……

  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有两类: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二是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汇,而第二种方式就是增加碳汇。实施造林和森林经营管理等林业碳汇项目,增加森林碳汇量是世界公认的经济而有效的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上升过快的办法。研究显示,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成熟森林的土壤有机碳持续增加,具有较大的碳汇功能。

  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博士表示:“大力发展碳汇林业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碳,还起到了增加农民就业与收入、帮助农村脱贫解困、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等多种效益,是多功能林业的具体体现。”

  此外,碳汇林的选址直接关系到碳汇功能以及森林生态效益发挥的水平。朱建华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更鼓励在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开展碳汇造林项目,其扶贫解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环境等综合效益更好。”

  “光合作用”也赚钱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之中,这种固碳的手段不仅能够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起到积极影响,同时也被拿到碳市场上进行交易。“林业碳汇项目的潜在目的之一是用于交易。目前我国的林业碳汇项目多以履行社会责任的公益事业为主,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尚待时日。就国际市场而言,碳汇交易也主要以自愿市场为主。”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建华博士告诉记者。

  有国际组织预测,全球碳交易市场2008—2012年间的市场交易量可达1500亿美元,而刚刚翻篇的2010年碳交易情况已接近这个预期,达到1400多亿美元。尽管国际碳市场交易红火,但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CDM项目,大都是减少排放的工业项目,而以森林碳汇为主的CDM项目由于技术规则、管理运行及程序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导致其在全球CDM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和交易量都比较小。

  目前,我国实施的林业碳汇项目共有两类,一类是基于《京都议定书》条款下的CDM碳汇项目,属于京都规则的碳汇交易;另一类是国家林业局造林司(气候办)依托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资实施的碳汇造林项目,属于自愿市场的碳汇交易。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按CDM标准交易的项目,大部分是一些能源转化利用、生物质能源、沼气、水电、风电等,碳汇项目只有3个,全球也只有28个。

  对于第二类捐资项目,能否在不久的将来步入“碳汇交易”的正轨呢?朱建华表示:“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之前,国内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碳交易。最有可能的买家是企业为了履行社会责任,购买碳汇信用以实践低碳生产,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在政策出台前,谁能紧跟政策导向,谁就能掘到碳汇信用的第一桶金。

  市场还不成熟

  碳汇交易,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必须进行碳汇的计量和监测。IPCC发布的相关指南中提供的计量监测参数多来自欧洲和北美,国际上采用的土壤分类系统的默认参数与我国也有有较大差别,这些国际标准很难直接应用于我国。“如果按照国际规则操作,难度太大,因此我国《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出台的目的就是开拓中国自愿减排市场的标准。”负责修订《指南》的朱建华强调,“碳汇造林与普通造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碳汇造林的碳汇是可计量与监测的,在项目设计书和项目碳汇监测计划中具有明确的要求。”中国《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将“碳汇造林”定义为: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对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长过程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动。

  李怒云说:“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所实施的造林项目都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规范的碳汇计量和监测,这种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技术要求开展碳汇造林项目产生的碳汇具备了交易的潜质。”但她也提醒人们,并不是所有的碳汇造林都可以产生能在国内外碳市场交易的碳汇信用额。

  林业碳汇交易市场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李怒云介绍说:“卖方要进入市场需要有四个环节:一是营造碳汇林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碳汇造林系列标准”实施项目;二是要有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三是要有与国际接轨并结合中国国情的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四是要有第三方审定、核查以及规范的项目注册和碳信用签发程序。目前全国确已有10家机构具备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资质,但相关的交易政策还未出台,认证、注册的相关规定也正在制定、完善中。”李怒云表示,在国内林业碳汇交易还没有成熟的市场监管机制。由此可见,被称为“绿色黄金”的林业碳汇并没有形容地那么“多金”,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抵“碳税”仍是未知数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在中国,通过购买碳汇的形式来对碳排放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一直在努力的工作。李怒云呼吁,虽然森林碳汇用于交易的市场价值得到关注,但森林生态服务的其它效益如释放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却是更重要的。

  从2007年起,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就开始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造林,截至2011年6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获得了数百家企业和个人捐资4亿多元人民币,在全国十多个省(区、市)实施碳汇造林项目近120万亩,仅来自国内外个人捐款“购买碳汇”的资金就达400多万元,29片个人捐资碳汇造林基地分布在全国十多个省(区)。

  目前,我国不承担《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减限排义务,因此这项公益性的事业要想形成更广泛的影响,远远不是一些企业和个人的作用,还需要有明确的政策约束或引导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李怒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够将企业获得的碳信用指标抵扣“碳税”。她告诉记者:“企业捐资到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造林,可以看成是‘购买’到了经过计量、监测、审定、核查的碳信用指标。如果可以抵减未来的‘碳税’,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自愿减排、提前储存碳信用的行列,而且还能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

  通俗地讲,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有人曾建议通过开征碳税来推进节能减排,但至今还没下文,抵扣“碳税”的建议仅仅是个美好的设想。

  延伸阅读

  林业碳汇优势多

  林业碳汇与工业减排相比,前者是开源,后者是节流。林业碳汇项目具有显著的优势:第一,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第二,成本比工业减排低;第三,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第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五,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第六,有利于提高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第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国家生态安全。

  但同时,林业碳汇项目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存在因采伐、火灾、病虫害等人为原因或自然灾害重新释放进入大气中的风险。

  森林年龄偏低 吸收二氧化碳潜力巨大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森林植被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大异质性。东南地区的林龄较低,平均林龄主要介于20年至30年。林龄大于120年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四川中部及新疆西北部地区。从全国范围看,森林的林龄主要介于10年至80年,其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5.4%,其中林龄在20年至40年之间的森林面积占35.3%。研究得出,我国森林植被“年龄”普遍偏低,以中国植被分布图上的全部森林为准,全国森林平均林龄为40.6年。

  专家认为,森林年龄低是因为我国大规模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人为措施所致。而随着森林的生长发育,其吸收二氧化碳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因为,森林的生长分为几个阶段,幼龄、中龄、成熟龄、过熟龄。幼龄、中龄的树木生长较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成熟龄和过熟龄的树木生长变慢,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放缓。

  森林质量不高 碳汇功能较低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结果,我国的森林资源仍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如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0.62公顷的1/4;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仅85.8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仅31.8立方米,只有全球平均森林蓄积量110立方米的29%;林分结构也不尽合理,经营水平还不高,现有林中幼龄林比重较大,现有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只相当于其潜在碳储量的44.3%;此外,造林良种使用率仅为51%,与林业发达国家的8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十二五”五项措施增碳汇

  李怒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通过五项措施增加碳汇。

  一是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我国尚有6亿多亩宜林荒山荒地以及相当数量的边际性土地等可用于植树造林。“十二五”期间计划每年完成造林约600万公顷。

  二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大力开展森林抚育,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碳汇功能。“十二五”期间每年拟完成森林抚育500多万公顷。

  三是加强森林保护,减少森林碳排放。严格控制森林火灾、乱征占用林地以及滥砍乱伐,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源自森林、湿地等的碳排放。

  四是发展生物质能源,积极促进节能减排。加大对森林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和培育能源林资源。

  五是多使用木材,增加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加强速丰林建设,多使用工业人工林的木材,提倡“以木代塑”“以木代钢”,增加木制林产品固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