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 (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 at Tsinghua) 发布的第二份《中国低碳发展报告》回顾了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绩效和战略。“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中国单位 GDP 能耗强度下降19.1%,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了33.6%。
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是能源强度改善的主要因素,分别贡献了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一:
电力行业、工业和建筑部门的能效提高降低了中国的能源强度,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减少了碳排放量。今后随着这些技术的日益普及,中国将在这些方面做出更大的改善。 虽然工业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扩大,但行业结构调整以及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的提高使结构因素较2005年的基准量实现节能1.43 亿吨标煤。
尽管整体上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能耗强度和碳强度有所下降,但这些地区的快速工业化促使全国能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增加。
中国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多种制度创新和大量财政资金促进低碳发展:
公共资金和激励手段(如财政补贴)最有效,较基准量实现减碳7.77 亿吨;行政手段(如行业目标、建设标准和燃油经济性标准)实现减碳4.73 亿吨;市场工具(如合同能源管理)实现减碳 0.15 亿吨。制度和实施手段的创新包括节能目标责任制和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代表的市场节能机制。中国在清洁能源和能效领域累计投资2.59万亿元人民币(合3990亿美元)。
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和消费者在中国低碳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地方政府在“十一五”期间探索低碳发展战略,但实现低碳发展与经济增长相融合仍需时日。“十一五”期间,政策侧重于大型高耗能企业的节能,使千家企业提前一年实现节能目标;其中一些政策的覆盖范围目前已扩大到规模较小的企业。建筑运行和交通部门中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增速(41%)高于全社会总排放量(34%);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了解中国如何在"十一五"期间降低能源强度,将帮助政策制定者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实现降耗。”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齐晔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应进一步提高低碳技术普及率,探索更多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工具,使中小型企业纳入受扶持的范围。未来应着重降低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的能源强度;通过更为低碳的发展方式保证经济增长;同时引导更为低碳节能的消费与生活方式。”
国际中心气候政策研究中心 (CPI) 是一个专注于政策有效性分析和咨询的研究机构。该机构致力于评估、分析和支持各国实现低碳增长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