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库房外,一辆辆满载秸秆的卡车排成长龙;库房顶上,7400块太阳能电子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正在进行着光伏发电……这是记者日前在江苏国信淮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看到的情景。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去年发电量超过2亿千瓦时,其中消耗秸秆35万吨,节约标准煤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
该公司是我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缩影。所谓低碳,指的是更低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建设低碳城市,是我市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我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国家级低碳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低碳目标考核体系,将具体约束性指标、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列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设立创建低碳城市专项资金,用于规划编制、碳排放研究平台等低碳项目建设、低碳招商项目的以奖代补等工作;委托省内最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高水平、高品位、高标准编制“十二五”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低碳城市创建工作的政策,印发低碳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意见……一系列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我市低碳城市的创建。
在低碳城市的创建过程中,我市还积极加强与国际的合作。涟水县“强凌节能灯”项目参与联合国相关项目,免费发放100万盏高效TCP节能灯替代低效白炽灯;市西南工业园区低碳化改造等项目接待了中美社区可持续发展协会等国际组织专家10多人次,有序引进低碳发展相关技术和资金。目前,我市已逐步形成了以低碳高效为特点的新型产业体系、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天然气能、核能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以富士康、淮安软件园等为主的低碳高效的IT产业体系;以国宝空调、富士康节能灯、涟水强凌节能灯等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以淮钢循环经济产业链、苏北汽车家电拆解中心等为主的循环产业体系;以秸秆综合利用、低碳观光农业等为主的绿色低碳农业体系。
据市发改委副主任徐洪云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围绕构建低碳生产体系、打造低碳社会模式、完善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强低碳支撑能力等“四大”创建路径,示范引路、以点带面,扎实推进低碳工业、农业、服务业、交通、建筑、生活、能源、资源再利用、碳汇系统和低碳支撑能力等“十大”低碳示范工程,全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比“十一五”末降低19%。
我市低碳城市创建取得的成效引起了广泛关注。2011年2月份,我市被省发改委批复为江北地区唯一低碳试点地级市。在去年12月份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代表团把淮安市作为江苏唯一的地级市低碳城市向全球推介,宣传低碳城市创建的经验。目前,我市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的候选城市,4月底,国家发改委将将组织专家团来淮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