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率大,旱涝灾害交替发生。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旱涝灾害呈现发生频率增加、影响加重的趋势。一方面,降水量总体偏少,区域性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过去10年,我国干旱受灾面积平均增加10%,粮食生产受旱灾影响年均损失500亿斤以上。另一方面,由台风、暴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影响加剧,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区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一半,2008年至2010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2011年发布的第二次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中国区域性干旱范围和强度仍将增加,暴雨发生频次增多的趋势仍将持续,对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将加重。在这种情况下,适应气候变化、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做好适应气候变化、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各项工作,制定法律法规、战略规划、政策措施,加强能力建设,努力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旱涝灾害的风险管理和应急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由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等构成的旱涝灾害监测网。建立气象灾害早期预警系统,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覆盖全部城镇,并延伸到农村基层和偏远地区,实现对各类气象灾害及时有效的监测预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省、地、县、乡五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政府主导下的应急响应机制,有效提升了旱涝灾害应急防范能力。以防御台风灾害为例,每年因台风而组织紧急转移避险的群众约500万人。近10年,全国因洪涝灾害导致的人员死亡较过去10年年均减少1495人。二是抗御旱涝灾害的水利工程设施明显改善。我国将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十一五”期间,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年均投资1400亿元,约占GDP的0.5%,重点区域和主要江河流域河段的防洪标准已达到100至200年一遇,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全国新增水库供水能力285亿立方米,抗旱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农业应对旱涝灾害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建立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政策机制、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全国具有灌溉能力的耕地面积已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9.6%,农业抗御干旱灾害能力明显提升,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870亿斤。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旱涝等灾害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呈加重趋势。例如,2011年,非洲东部的干旱、亚洲泰国的洪灾以及北美地区的龙卷风灾害等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人类社会必须努力提高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具体说,应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我国的防灾减灾实践表明,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提高防灾减灾成效的关键。政府部门应当强化防灾减灾的责任意识,主动作为,在政策制定、能力建设、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发挥好领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防御和减轻极端水文气象灾害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实践和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凝聚共识,是人类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有效保护我们共有的地球家园的理性选择。
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力。尽管目前科学界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还有不同观点,但世界各国必须正视极端气象灾害影响日益加剧的现实,在适应气候变化、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方面凝聚共识、采取行动,形成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力,保护好人类共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