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个月内,从关注里约峰会的黯然落幕,到环保部对减排不力的预警,再到诸如湿地等政策的部委纠结,《每日经济新闻》围绕环保问题做了一系列稿件,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
政府不断出台和完善环保相关法规,民间环保组织的力量也正在愈发壮大,在去年最为典型的美国苹果公司供应商污染事件中,这些组织抱团出击,最终促成了公司对于供应链的承诺。
在外部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企业作为绿色未来的主要践行者之一,面临哪些资金和技术问题,如何实现绿色转型,成为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就此,《每日经济新闻》专访了多位政府官员、专家、企业家、NGO等寻求答案,并将连续推出三期“寻找绿色未来践行者”报道。
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这是未来的环保新道路。
前不久,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召开的部务会议上给出了这样的方向,在节能减排的抓手之下,促进企业不断变“绿”,实现生态文明。
对于企业而言,这样的目标带来的是实在的压力。根据环保部未来的工作重点,结构减排放将会被放在突出位置,这也意味着一些行业将重整。
据了解,环保部将建立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和全过程行政问责制,这对于一些生产化学品以及冶炼行业而言,未来将会受到持续的大考。
环保部官员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要做到环境守法,树立起公民意识,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
部省对接创新机制
近一段时间,环保部与包括重庆等在内的多省市签订了环境保护战略协议。
8月13日,环保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动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合作,积极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助推重庆早日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同时,环保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将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重庆市环境保护重大问题。
环保部负责人称,该部将于近期为重庆市办好6件实事,包括全力支持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此前,环保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也签署了《环境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通过合作,共同推进生态吉林建设、强化污染减排措施、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构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此外,环保部与甘肃、山西、贵州等省都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这种部、省合作协调机制,在项目 以及 资金落实方面,能够更快地予以落地。
减排任务形势严峻
据周生贤介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环保系统要继续以贯彻落实环保“两会”精神为主线,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抓重点,抓难点,创亮点。
他说,要认真开展上半年污染减排核查核算,进一步落实各项减排措施和目标责任,坚决完成今年的减排任务。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今年初称,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此外还有工作上的因素,有些政策措施虽然提出来了,但落实得不够得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 究所专家称,在企业的经营环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投入力度,不断创新“节能减排”的手段,分担企业节能减排的负担,特别是节能减排的监控设备投入应由政府承担。
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可选择的经济有效的节能减排手段有限,现有的节能减排技术投入高,在国际市场环境恶化和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同时,加大节能减排成本,企业很可能难以一时消化多种不利影响因素,使经营活动陷入困境。
绿色之路任重道远
尽管有部省对接等这些方面的利好举措,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部分企业为了生存不愿在减排方面投入,让绿色之路任重道远。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曾对外指出,节能减排要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要靠转方式、调结构,要靠节能意识和节能行动来实现。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表示,节能减排还要解决企业动力不足的问题,如何建立一种机制,或出台更多政策支持,让企业有动力自发进行节能减排,这是急需解决的。
据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环保部将在未来推动一系列工作,包括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也可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
周生贤强调,环境影响评价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 “调节器”,环境标准是引领企业技术进步的 “催化剂”,节能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